來源:發布者:劉 杰時間:2020-06-25
20載春秋,彈指一揮間。運城撤地設市20年來,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絳州澄泥硯和運城一樣,經歷了20年的櫛風沐雨、砥礪奮進,每一步成長無不與運城悠久的文化血脈相連,是運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絳州澄泥硯這一顆璀璨明珠。
30多年前,在運城的一個具有古老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村——光村,藺濤和他的父親秉承著運城人特有的果敢、智慧與執著,穿越厚重的黃土和史籍,不問歸路,不知歸期,發憤忘食,硯田求索,使失傳300年的國之瑰寶——絳州澄泥硯重放異彩。
為了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他經常去景德鎮陶瓷學院、山西大學、清華美院等高等院校學習,與高人為伍,與智者同行。為了從姊妹硯種中汲取精華,他的足跡遍及全國各地的硯臺產地,讓每一件作品既有石硯的精湛雕刻,又有泥硯的巧奪天工。近年來,他的硯臺作品6次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杰出手工藝品徽章”,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永久收藏,成為中國的驕傲;五度蟬聯中國文房四寶行業最高榮譽“國之寶”稱號;四次入選“中華民族藝術珍品”,被中華民族藝術珍品博物館永久收藏。2008年,絳州“澄泥硯制作技藝”獨家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中國百佳旅游商品、山西省名牌產品等榮譽。
為了傳承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他以傳承、弘揚傳統非遺技藝和河東文化為主體,以講好“運城故事”“山西故事”為己任。以硯為載體,將諸多的文化景觀和人文故事置于方圓之間。“古中國系列硯”講述著一個個“運城故事”“山西故事”;紅色系列硯、抗戰系列硯、長征硯等,將中國革命的歷史代代相傳。“抗戰系列硯”“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系列硯”等被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井岡山紀念館、盧溝橋抗戰紀念館等十余家國家級博物館收藏。藺濤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首屆“輕工大國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共山西省委聯系的高級專家”“山西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殊榮。2019年,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2019年12月,絳州澄泥硯被省委書記樓陽生贊譽為當之無愧的“山西三寶”之一,藺濤深感責任重大,下決心要為運城文化產業的發展貢獻畢生精力。他表示,將會更加努力,以硯為媒,講好運城故事。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全身心投入“中國絳州澄泥硯文化園”建設,將運城優秀非遺文化的展示、傳承、互動、體驗、旅游融于一體,讓傳統與時代接軌,賦予它新的生命力,讓更多的人領略運城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更為運城優秀的傳統文化而自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