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5-08
記者 喬 植 通訊員 溫 拓
在聞喜縣農村,有許許多多年齡大、黨齡長的共產黨員,他們老當益壯、人老心紅、初心不改,不圖名利、默默奉獻,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建設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受到廣大干群的稱贊。74歲的徐喜喜就是其中之一。
徐喜喜,1946年8月出生于聞喜縣桐城鎮嶺西東村,197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6年至今,擔任嶺西東村老年協會會長,2019年擔任嶺西東村黨支部名譽書記。
傳播文化潤民心
徐喜喜是個文藝愛好者,吹拉彈奏樣樣都會。改革開放后,他牽頭把村里的戲迷和文藝愛好者組織起來,成立了嶺西東村業余戲迷演出團。
演唱團剛成立時條件非常艱苦,演員們都是自己準備服裝道具,樂隊師傅自帶樂器,不掙一分錢還倒貼工夫,雖然艱苦,但也樂在其中。
多年來,徐喜喜和他的團隊以傳播正能量為己任,堅持歌頌黨的好政策,反映農村新變化,弘揚優良家風家教文化,以身邊事、身邊人為題材,精心編排出30多個充滿鄉土氣息的現代眉戶、舞蹈、三句半等文藝節目。這些節目積極健康向上,富有教育意義,逢年過節在本村及周邊郭家莊、畖底、東鎮等地進行義演,深受百姓喜愛。
徐喜喜說:“腦袋必須讓文明健康的文化去占領,否則,封建落后的東西就會興風作浪,貽害無窮。今后我們這個‘草根’演唱團要更好地唱出鄉村新變化,唱出農民新生活,唱出文明新風尚。”
身先士卒作表率
受家庭傳承的影響,徐喜喜一直很尊崇傳統美德。他幾十年如一日,善待家中父母,盡到了做兒女的責任和義務,是村里公認的大孝子。對待孩子,他更是言傳身教,大兒子在縣農行任職,二兒子是個體戶,女兒在聞喜中學任教師,都是單位的先進工作者,以文化傳承著家風家教。
徐喜喜熱心公益事業,支持新農村建設。在村里建校、修路、自來水管入戶工作中,積極動員全家捐款,并主動擔任工程義務監督員,嚴把質量關。
特別是擔任村里的名譽黨支部書記以來,積極傾聽民生,主動收集民意,為支、村委干部建言獻策,成了村干部的好參謀。同時,和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使全村打深井、種藥材、農網改造等件件民生工程落到實處,被評為全縣社會治安綜治先進村。
發揮余熱辦實事
徐喜喜擔任老年協會會長以來,在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為老年協會配齊了報紙雜志、棋牌和各種體育娛樂設施,組織村里老年人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村里老年人活動有了自己的家。
逢年過節,他配合村干部對村里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和殘疾人進行慰問,幫助他們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村里人過紅白事他都積極主動提前幫助策劃和安排,帶頭執行村規民約和村里的紅白事章程,堅持按制度辦事,使村里形成了移風易俗,新事簡辦的良好風尚。
愛心化甘露,潤物細無聲。徐喜喜作為一名老黨員在默默無聞的奉獻中,不斷向村民彰顯著自己那顆熱愛黨、熱愛家鄉的一顆紅心,以百倍斗志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激勵著嶺西東村黨員干部和村民走向新的更大的輝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