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文 哲時間:2020-05-08
“咱莊稼人,半輩子在土里刨食,沒想到種糧食勉強溫飽,種果樹生活漸好,干莊稼活也有門道,果園才是咱的寶。不過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咱家依靠精準幫扶脫了貧,的確是沾了黨的扶貧政策的光!”日前,正在垣曲縣北營村精品果園內疏果的中年農民石重義用樸實的話語道出貧困人家真實的情感和心聲。
今年54歲的石重義是垣曲縣華峰鄉北營村第三居民組的農民,上有年事已高的雙親,下有3個正在上大學的兒女,由于僅憑種植糧食作物維持生計,家庭經濟入不敷出,2014年被村里認定為因學致貧和因缺技術致貧的一般貧困戶。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在駐村工作隊的精準幫扶下,石重義一家于2017年成功脫貧。
調產有出路 科技來支撐
北營村位于麻姑山下的西塬地帶,地勢平坦,交通便利,但封閉守舊的小農意識和傳統的耕作觀念一直束縛著人們的手腳。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始終把“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等精神扶貧作為給幫扶對象上的結對幫扶第一課。
“一畝園頂十畝田,思路一變天地寬。”石重義風趣地說,仰仗著市發改委駐村第一書記和幫扶責任人精準幫扶,他和老伴張蘭蘭果斷走上了調產之路,一門心思侍弄著7畝果園,雖說家庭經濟生活有了新氣象,但由于缺乏科技知識和管理經驗,經濟效益很不理想。
第一書記和幫扶責任人幫他請來“果園醫生”把脈問診、對癥下藥,采取了系列應急措施。找到“癥結”和“根源”后,便從謀長遠利益出發,本著“缺啥補啥”這一理念,分期分批聘請專家和當地的行家里手舉辦有針對性的短期果農培訓班,起到了查漏洞補短板的作用。之后,工作隊又聘請果樹管理行家逐園勘驗登記備案,對樹齡較短的蘋果樹進行了提檔升級改造。為解缺勞力缺人手的燃眉之急,第一書記組織帶領駐村工作隊員和幫扶責任人走進果園,幫助石重義等大戶疏花疏果、套膜套袋、殺菌滅蟲,被果農稱贊為“及時雨”和“貼心人”。
三年來,石重義、張蘭蘭夫婦先后參加果農短期培訓班不下8次,得益于科技扶貧的良好效應,夫妻倆從果樹管理“門外漢”變成當地小有名氣的“土專家”。7畝果園經過改良升級嬗變為精品果園,加之疏花疏果、套膜套袋和生物殺菌治蟲技術的應用與推廣,老石家的紅富士“煙富3號”一時間成為當地的“搶手貨”。
“為確保石重義的7畝精品果園穩產高產和優果優價,我將著手幫助老石通過審批立項打一眼機井,并為其精品果申請注冊商標,若能如愿以償,老石家定能在致富路上‘如虎添翼’。”運城市市場監管局幫扶責任人孟建中說。
孩子有出息 幫扶真到位
有道是,自古寒門出俊才。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聽說石家的3個孩子在學業方面表現很出色,他們認為,有黨和政府的教育扶貧政策作支撐,一定要讓孩子們學有所成。于是,幫助3個孩子完成學業,成為幫扶責任人義不容辭的職責。
“前任幫扶責任人關黎斌和現任幫扶責任人孟建中,是俺孩子的大恩人,三個孩子學業有成,他倆功不可沒!”每每提及兩位幫扶責任人,石重義贊不絕口。
大女兒石雪雪,在山西大學就讀,畢業后考入長治化工廠,幫扶責任人多次協調,及時兌現了困難學生補助金。二女兒石娟娟被長治學院錄取后,獲得貧困大學生圓夢助學金5000元,入學后又連續獲得困難學生補助金。不負厚望的石娟娟畢業后又考上了山東大學研究生,開辟了新的人生境界。小兒子石志強被中北大學錄取后,也獲得圓夢助學金5000元,并及時享受到貧困大學生在就讀期間應享受的政策性救助金。
每次開學,都是老石家手頭拮據之時,善于換位思考的幫扶責任人非常體諒石重義的難處,主動上門傳達國家的金融扶貧政策,協助老石跑鄉政府、跑信用社,爭取扶貧貸款2萬元,并配合辦妥相關手續,使得石重義享受到了國家扶貧貼息3600余元。之后,幫扶責任人又到縣科教局接洽,幫助石重義與綠色通道接軌,從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渠道獲得足額無息信用貸款,保障三個孩子順利完成學業。
如今的老石,每天都有事忙活,整個人精神頭也足了,他說,“山還是那座山,村已今非昔比,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整體脫貧后的北營村民,今后的光景就像吃著甘蔗上樓梯——步步高來節節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