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0-04-18
□張乃月

▲志愿者在為旅客測量體溫 張乃月 攝
4月10日,是運城市口腔醫院志愿者堅守高鐵站的第48天。
晚上10時58分,最后一班高鐵到站,人流不斷涌向出口。為防擁堵,通道里每隔一段便守著幾名志愿者,提醒、幫助大家提前“掃碼、登記”。
到站的乘客須掃描指定二維碼,查詢近期活動軌跡,確認是否從疫情嚴重地區或境外歸來。掃碼后,志愿者們逐個對出站乘客進行體溫測量、信息核對……
車站外守著疾控中心的車子,發燒及境外輸入人員會被就地帶走、實施隔離。
進站口同樣松懈不得,每個進站人員都要測量體溫、填寫并出示“健康碼”,確認無異后方可進站乘車。
志愿服務工作分早、晚兩撥輪班進行,清晨5時至下午3時,下午3時至晚上11時,每天需值守8~10個小時。自2月28日起,48天來,運城市口腔醫院已有116人參加了此項行動。

▲市口腔醫院院長肖希娟(右二)帶領該院班子成員與高鐵站負責人(右一)商議對接防疫工作。 張乃月 攝
志愿活動前期,疫情較為緊張,當時還不能掃碼查看行跡,全部要靠手寫登記,監測任務非常艱巨。第一批志愿人員曾下午3時在高鐵站執勤至晚上11時;第二天4時又起床集合,5時到達高鐵站,一直工作到下午3時許,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然而,他們沒有抱怨,沒有退縮,堅持在崗位上,嚴守著運城的門戶。
如今,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管理,而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惡化,激增的客流也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執勤工作看似簡單,但要做好其實不容易。”一名志愿者解釋,現在境外輸入人員一般會在到達國內的第一站被實施隔離,但之前的境外輸入人員會各自回到家里隔離,這就需要格外留意,一旦漏過一例,可能會造成不可預估的后果。志愿者在排查時,便練就了不少本領,大家還把各自的經驗總結起來“互通有無”。
前段時間,一名出站的乘客就引起了志愿者的注意。他的手機上僅能查詢到乘坐高鐵的行程信息,而行李箱上卻貼著機場行李托運的標簽。
“乘坐過飛機?”“從哪里轉乘的高鐵?”……幾經詢問,志愿者得知,該乘客從米蘭飛回國內后,乘坐高鐵回到運城老家。因為國外使用的手機號碼在國內已經更換,所以國外行動軌跡無法查詢。信息登記后,該乘客被安排隔離。正是懷著這種高度負責的態度,志愿者做到了旅客信息的零漏報、零失誤,為我市疫情防控的穩定大局貢獻了力量。
執勤的日子里,志愿者一站就是數個小時。人流一波接著一波,他們為了維持秩序,常常喊到嗓子沙啞。這份工作有些枯燥,還帶著危險,但并不妨礙他們心底的熱情。他們曾熱心救助過心臟病突發的旅客,曾為忘帶口罩的旅客贈送口罩救急……
“認真、積極、守時”是口腔醫院人共有的特質。接到防疫工作的任務后,醫院黨員、干部職工自動請愿,爭先報名參與,他們守在高鐵站,舍棄了窩在沙發里的舒適,放下了家里的孩子……48天來,無一人缺席,無一人遲到,這份主動請纓的熱情、共克時艱的擔當、選擇逆行的勇氣,就是抗擊疫情最溫暖的力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