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fā)布者:李 力時間:2020-03-19
一個喜歡帶餡飯食的人,生在晉南簡直就是上蒼眷顧。
但凡帶餡的食物,比如包子餃子,面皮筋道至關重要。品位與賣相都寄托在上好的面粉上,唯如此才能突出表現(xiàn)皮兒筋道餡兒噴香,才能相得益彰,要不然就算是再美味的餡,包在一塊糟得提不起來的面團中,興沖沖一咬,滿嘴亂糟糟就跟嚼豆腐渣一樣,那種敗興,誰吃誰知道。
其實正宗晉南人,日常生活中但凡有點閑、得點空,改善生活的吃食中,肯定是制作帶餡的食物。捏飯捏包子,突出一個“捏”字,也告訴你制作這種飯食的動作要領。
餃子包子算是家常普通飯食,只要是從那個地方走出來的,都會做。就算是有人離開家鄉(xiāng)不再恪守每遇節(jié)日捏飯包包子,一年當中也得吃它個十數(shù)八次。
但有一樣飯食,也帶餡,不捏,得卷,卻不是人人都能掌握。那就是——菠菜卷子。
菠菜卷子,也有人叫作菠菜卷卷,紙卷,卷卷,不一而足,單就說出這道美食的名字,就透露出一種濃濃的口水四溢的感覺。是的,菠菜卷卷,這是我最喜歡吃的,也是我認為技術含量最高的一道帶餡食物。
每當春風一掃,大田菠菜碧綠肥厚地堆放在小平車上走村串鄉(xiāng)時,家家戶戶的主婦就仿佛聽到某種號角一般,有些迎接春天的欣欣然。
院子里的箅子上放著剛淘洗干凈綠瑩瑩的菠菜,菠菜的紅根在陽光下映襯著碧綠透著一股嫵媚。自家去年冬天做好的紅薯粉條用開水泡在瓷盆里,面盆里已經(jīng)和好的面團看起來很有筋絲,在沉發(fā)中。剝幾根鞭桿蔥,再用勺子刮去一疙瘩生姜上的老皮,所有的食材就都準備停當了。
如果某一天回來,恰巧就趕上媽媽在案板上搟面,最是耳濡目染的時機。案板很大,搟面杖也很長,搟面條一般,搟出一個可案板的圓形面片來。面片搟得很圓很薄,這是最見功夫的地方。切碎的菠菜、泡軟的粉條上放著蔥姜末咸鹽花椒面,用熱好的油一潑,攪拌均勻,然后把那些綠瑩瑩的菠菜粉條餡兒均勻地攤在那張巨大的面片上。面片就像白包袱一般,上面攤著誘人的菠菜餡兒。只見媽媽在面片的正中間用刀劃出一個十字口子,轉著圈朝外卷起來,一邊卷一邊挪動著。很快地,一個直徑巨大的圓形面卷就整整齊齊擺在案板上。薄薄的面片緊緊裹住那些菜,隱隱還透出些菠菜的綠色。
鐵箅子上擦過油,把切開的菜卷小心放在上面。蒸鍋里的水已經(jīng)燒開,放進去蒸二十分鐘。剝蒜搗蒜放辣椒面,油勺里倒油輕輕伸進鍋底灶火中,看見冒煙了,抽出來,滋啦一聲澆在辣椒面上。蒜香混合著辣椒香,再倒點醋,蘸水就準備好了。
剛出鍋的菜卷子,長龍一般盤在箅子上,這時候菜完全透過面皮就能看得清楚,所以有人把菜卷叫做“紙卷”,很是貼切。把刀在涼水里蘸一下,開始切菜卷子。每個人碗里放幾節(jié)菜卷子澆上蒜水蘸料,開吃。面皮很勁道菠菜很綿軟粉條很有嚼勁,咬一口菜香蒜香辣椒香,越吃越香。
這樣的記憶,種子一般撒在心底里,以至于每年春風起,這記憶就開始鮮活起來,就思謀著怎么樣都得蒸一次菠菜卷。
只是一開始我不喜歡菠菜的紅根,每當要摘掉就會想起父親說,紅根有營養(yǎng),就保留下來。煮出的粉條比開水泡的更勁道,為防止出水,就把粉條先焯一下,調料全放進粉條里,用韭菜代替蔥,再放一些黑木耳。
有時候放的菜太多了,卷著卷著,就發(fā)現(xiàn)卷得很粗壯,這時候不由想起小時候很避諱的一個詞——菜蟒。在老家,卷得這么粗的菜卷子就被戲稱為“菜蟒”。我本家有個爺爺也叫這名,所以從小我們都知道,不允許說出這個詞,避名諱。
每到春天卷菜卷,總會想起記憶里的那些場景。如何卷、如何切、如何搗蒜……在使用廚房里那些父母在世時幫我置辦的器物時,總有一種跟他們會晤的感覺。
懂得家鄉(xiāng)飯食核心精髓的,總是惦念家鄉(xiāng)的味道。
有人說,帶著一個家鄉(xiāng)胃,不論走到哪里想吃的總是家鄉(xiāng)味道。這些年,除了上班吃食堂,但凡自己做飯,我?guī)缀蹙褪窃诩亦l(xiāng)那幾樣飯食中打轉轉,以至于后來有小伙伴在千里之外評論說——你的日子過得很萬榮。
很萬榮的,不只是我。幾年前暑假里某一天,我款待一位即將跨過太平洋感受世界文明之風95后的,就是菜卷子。同事送我一個碩大的西葫蘆,極像家鄉(xiāng)常吃的倭瓜。我突然就想起了父母秋天常蒸的倭瓜菜卷子,靈機一動,就蒸了西葫蘆菜卷。看著千里迢迢從南國大都市回來的年輕人,把辣椒蒜醋水澆在西葫蘆菜卷子上,邊吃邊評,直呼過癮,就知道這也是位正宗的萬榮人。
這位年輕人從小的飯食就是爺爺奶奶在料理,他的胃應該早已烙上了萬榮印記。吃飯中間他問我,爺爺奶奶常說老家萬榮能看到銀河是真的嗎?我很負責任地告訴他,萬榮的夜空中滿天都是星星,幸運的話能夠看到銀河的。他一聽立刻神往地說,看來爺爺奶奶總說的滿天星星不是傳說。
看著他還有些稚嫩的臉龐,我想,他吃過這一頓地道的菜卷子,再回去看看家鄉(xiāng)的夜空,從此后即便去國萬里,在異鄉(xiāng)看到明月,也一定會想起故鄉(xiāng)月亮圓、飯菜香的。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