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魯卓古會略考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相秋喜時間:2020-03-10

在安邑一帶,提起魯卓“核桃、柿餅、棗”古會,人人都知道。當地有個諺語:“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六下一點(雨),魯卓會上買大碗。”意思是說:農歷五月二十六是雨汛期頭一天,這一天只要下雨,全年就會風調雨順,一定是豐收年,臘月十五就有錢趕魯卓古會買年貨,年下(春節)就能吃飽飯。隨著村名的規范,行政村名“西里莊”取代了“魯卓”,“魯卓”二字漸漸淡出人們視野,但是,魯卓“核桃、柿餅、棗”古會,永遠是安邑人不能忘卻的記憶。

上世紀70年代初,大人最愛哄孩子的一句話就是:“好好上學,魯卓會上給你買好吃的,再給你做新衣服。”可見魯卓古會之盛況。改革開放后,雖然周邊集鎮都建起了農貿市場,還立集會,但是,古會永遠是人們不會忘卻的記憶。一年一次的魯卓古會是全村最隆重的節日。

古會,一般由廟會演變而來,或集鎮農貿市場遺留轉化而來。魯卓古會到底起于何時?筆者略考。

其一,旁安邑設立,由來已久。魯卓位于安邑東南4公里、姚暹渠南1公里處、臨湯里灘,地勢較平坦,又是一個古老村莊,這里設集會,可以吸引夏縣、平陸一帶山區的核桃、柿餅、棗等前來交易。40年前,我問過爺爺。爺爺生于1894年,上過私塾,還算有文化,他說:“魯卓古會啥時設立,難以考證。1949年前,魯卓古會規模很大,不僅有安邑、夏縣等附近人趕會,還有河南等外省人前來交易,主要是購買核桃、柿餅、棗等,準備年貨。”

其二,魯卓村歷史上十分輝煌。聽老人講,以前村里有很多高大古建筑:村北高地有關帝廟(十多畝)居中;村西藥王廟(4畝);村東龍王廟、白衣廟、寺院;村南官路上有石牌樓、娃娃廟;東南呂祖神廟;西南有魁星樓等高大建筑。西魯卓三座王家祠堂,有石龜、石碑等。東魯卓相家祠堂最大,占地兩畝多,正門磚雕兩側有兩米高的大石獅,院有磚井可供半村人飲用,正中兩層祖廟和兩側廂房等古建房屋幾十間雕梁刻畫,穿廊過道鋪青石和大磚,為一村勝景,1949年后成為學校,直到上世紀80年代拆除。村里古樹很多,有三株很有名:關帝廟前唐槐干圍五人抱不住,中心空洞常有人擺桌子下棋,《安邑縣志》(1934年)記載:“魯莊(魯卓又名)村口有古槐一株,巨干可數圍,相傳為唐槐,尉遲敬德曾系馬于此。舊《志》名李莊。”;村東一株高槐,樹干二十幾米,據說從五十里外的上郭村都能看見;村西高崖上相家祖墳古柏蔽日,有一株樹茂很大,可遮蓋半畝。可惜三株古樹均毀于上世紀50年代。上世紀70年代,還曾發現一座被盜的清朝道光年間道臺大墓,鐵水澆注,石門、石柱、石碑,以及散落在附近的石羊、石馬等物件。后又發現一座元末古墓,四周精美磚雕被文物部門發掘,全部保存在侯馬晉國博物館。近年文物普查時,又有東漢古墓遺址。

其三,魯卓村曾是潞鹽驛站。從宋代之后,河東鹽又叫“潞鹽”。潞鹽從安邑向南運往河南,由于鹽池東邊湯里灘常常積水,需從夏縣廟前繞道到東郭鎮磨河村進山,這里建有鹽站,成為潞鹽交易場所,日益繁華,村名“潞莊”“潞卓”演變為“魯莊”“魯卓”。鹽站撤銷后,村里“李”姓成大戶,村名叫“李莊”,分東李莊、西李莊;民國后,“相里”姓人口眾多,“李莊”“里莊”互用;新中國成立后,西里莊、東里莊合為一個行政村“西里莊”,而民間一直沿用“魯卓”。

隨著市場經濟迅速發展,魯卓古會與其他農村古會一樣不再像以前那么繁華熱鬧,但是它永遠是一種鄉愁,人們不會忘記。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