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牛雅文時間:2020-03-10
上世紀70年代初,返城的母親做夢也沒想到,她這個在部隊大院里長大的姑娘,能成為正在興建的三線廠里的一員。母親和她的姐妹們,早上聽著號聲上班,傍晚踏著號聲下班,半軍事化的生活,讓她們英姿颯爽得像個不穿軍裝的女兵。她們一年四季吃的是玉米窩頭,最好的菜就是白菜燉土豆,住的最好的屋子就是老鄉的窯洞,到了晚上,還經常能聽到野狼的叫聲呢!白天,肩挑人扛修公路、建廠房;晚上,還在宣傳隊里排練節目。她們一點兒也不覺得苦和累,因為她們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
當時,在“三線建設要抓緊”的大會戰工地上,越艱苦樸素越美麗,能搶到急難險重任務就幸福,能被評為先進和模范最光榮。這也是母親和她的姐妹們的高尚追求。為此,母親和父親談戀愛時,最愛穿的是一身洗得發白的勞動布工作服。母親對父親一見鐘情,是因為在爺爺家的墻上,掛滿了父親的獎章。“我們那時的獎章可重如金呀!”母親經常這樣自豪地告訴我。
有一年,生活區通往廠區的公路被山洪沖垮。任務就是命令,父親一早從廣播里聽到緊急通知時,心疼下夜班回來并且剛剛入睡的母親,便獨自參加了搶修公路的戰斗。事后母親知道了,像是做了件沒臉見人的事情,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能原諒自己。“因為我們那時候,以見了困難向前沖為榮,往后退可恥呀!”母親說。所以,“我是共青團員,讓我來!”“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無困難。”“任務不完,決不下戰場!”“不辛苦,為人民服務”等流行話語,成為她和姐妹們的精神動力。
進入改革開放的80年代,母親和她的姐妹們每天下班后,脫下勞動布工作服,系上喜愛的紅絲巾,穿上漂亮的花裙子和高跟鞋,花兒般飄出了車間。她們白天拼命趕任務,到了周末的晚上,就在燈光球場歡樂地跳舞。
在生活上,母親和她的姐妹們是追美的先鋒;在工作上,又是奮勇拼搏的干將。她們加工的零件,就和她們穿的時裝一樣,成色好質量高。她們還因工作出色,被廠工會授予“三八先鋒班”稱號呢!
母親和她的姐妹們不但是戰斗在工廠急難險重任務中的突擊隊員,更是學文化、學技術的標兵。打比賽要爭第一;知識競賽和演講會上,她們也要爭第一;在急難重險的青年突擊競賽中,她們更要爭第一。無論在單位的辦公室,還是在各自的家里,令她們最自豪最激動的就是掛在墻上的那些耀眼的獎狀。不管是集體榮譽,還是個人獎勵,都如同陽光雨露般滋潤著她們綻放芳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