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02-10

流調人員完善流調報告 樊朋展 攝
□記者 樊朋展 李政奇
疫情期間,大多數人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查看疫情信息,比如:XXX,男,XX省XX市XX縣人,現居住XX小區(村),1月21日乘車從武漢到達XX,后乘客運班車回家,1月23日在當地村診所治療,1月24日到XX市人民醫院就診……這些信息對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有著重要的作用。
這些信息大多由各地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員搜集,他們深入危險的隔離區,和每一名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近距離接觸,獲取盡可能詳細的資料,為各相關部門在醫治、消毒、管控、預防、處置等方面提供參考。可以說,他們是奔波在防疫一線的“偵察兵”。
2月6日,在市疾控中心流調組的辦公室內,工作人員有的盯著電腦,有的在不停地打電話,有的對著一摞厚厚的文件在核實相關信息……大家忙而不亂。
“你別緊張,再好好想想,手機支付寶有沒有在哪里的消費記錄?去過哪幾家店?手機里有沒有拍過什么照片?”流調組的荊紅梅正通過電話和一名確診病人溝通,當天,她要完善這名病人的流調報告。
流調報告采集的信息對研究流行病病史、調查傳染源和傳播途徑至關重要。從第一例疑似病例在我市出現開始,市疾控中心的流調人員趙俊霞、尚文莉、賈少賢、賈峰、史武杰、崔耀康、李秀蘭、左春雨、廉青青和各縣疾控中心的流調人員,每天都奮戰在防疫一線,排查和追蹤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并不是每一次調查都能順利,有的調查對象會隱瞞部分內容,有的人會忘掉某些細節,這時候就要靠流調人員去解釋、引導,幫他們回憶。”賈少賢說,“前一段時間,一名確診病人提供其所乘坐的出租車車牌號時弄錯了,給我們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動。”
流調工作非常嚴謹,調查對象所講的內容,每一個時間點都要完整銜接。做過的事情、接觸的人都要盡可能詳細,不能漏掉一個,漏掉一個密切接觸人員就等于留下一個“地雷”,隨時可能造成很多人傳染,進而影響整體的防控結果。流調報告形成后,各部門會對調查對象去過的場所、乘坐過的交通工具進行嚴格消毒,對密切接觸人員進行隔離觀察。
“這幾天好多了。”流調組的小組長趙俊霞說,第一例疑似病例出現初期,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人數都在不斷增加,他們流調組就沒休息過。
“只要有病例,不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立馬開展流調工作。”趙俊霞說,他們工作開展得越早,對控制傳染源就越有利。
夜深了,市疾控中心流調組辦公室的燈仍然亮著,有人剛從流調一線匆匆趕回,有人忙著排查追蹤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有人埋頭撰寫流調報告……疫情還沒有停止,他們的腳步一樣不會停歇。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