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 董戰軒 王琪琳時間:2020-01-09
大棚外,初雪為農田披上了銀裝,顯得格外寧靜;大棚里,菜農將剛采摘的菠菜、茼蒿打捆包裝,忙得不亦樂乎。“要不是趕著給客商準備菜品,也不會和你們約在蔬菜大棚見面,實在是不好意思。”李菊香放下手里的農活,和記者打了聲招呼。
人們常用“寧帶一個軍,不領一個村”來形容村務瑣碎繁雜,村民眾口難調,農村干部不好當。然而,李菊香并沒有因此而退縮。2014年12月,李菊香通過選舉出任聞喜縣桐城鎮下邱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她團結帶領下邱村鄉親促經濟、謀發展、強民生,使全村百姓的生產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贏得了上級和村民的一致贊譽。
“群眾期盼的,就是我要帶頭干的”
下邱村位于聞喜縣城以南一公里處,土地肥沃,環境優美,屬典型的城郊村。可就是這么一個坐擁良好地理位置的村莊,前些年卻因出村路不太方便、村容村貌得不到提升、人居環境得不到治理而飽受村民爭議。“群眾期盼的,就是我要帶頭干的。”李菊香說,“你既然是村民一票一票推選出來的,不為村民干些實事、謀些實惠,那還不如趁早把位置讓出來!”
上任伊始,李菊香就把打通出村路、解決群眾出行難列為主抓的頭等大事。為了做好個別持消極態度的村民思想工作,李菊香帶領村干部逐戶上門,挨家協調,可謂是“磨破了嘴”“跑斷了腿”。在反復溝通、征得全體村民同意的前提下,她號召全村黨員干部群眾開展“打通出村路、振興下邱村”愛心捐款活動。“在短短3個小時內,共募集愛心捐款31萬余元,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也給我在硬化出村路上增添了不少信心。”李菊香說。
2019年4月開工,同年9月實現通車,長212米、寬17米的下邱村出村路的貫通廣受好評。“說實話,當李書記喊叫要打通出村路時,好多村民都不以為然,甚至有些人還等著看笑話哩!”下邱村村民魯呂獅說,“如今每每走上這條路,沒有人不念李書記的好。”
修路之余,李菊香還謀劃著提升村容村貌、治理人居環境。配合出村路修建的212米下水管道接通城市管網,硬化主巷道9000余平方米,改造排污管道3800余米,改建自來水管道7000余米,粉刷墻體1400余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104盞,改造水沖式廁所36座,修建街心公園1座,栽植松樹50株、百日紅120株……李菊香憑借一顆赤誠的為民之心,把一個個“不容易”變成了“容易”。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多虧了我們的李書記,讓下邱村舊貌換新顏。”
“要想壯村富民,就得有自己的產業”
下邱村共有165戶830余口人,1200余畝耕地。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嘗試,該村逐步確立了以設施蔬菜種植為主的特色產業。“要想壯村富民,就得有自己的產業。”李菊香告訴記者,“現在,設施蔬菜種植已成為下邱村百姓的主要經濟來源,全村98%以上的耕地都搭建了日光溫棚用于蔬菜種植,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兩萬元。”與此同時,產業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凸顯,周邊村鎮也相繼投入這項富民產業中來,以下邱村為核心的桐城鎮萬畝設施蔬菜示范基地已頗具規模,產品更是遠銷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西安等一線城市。
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設施蔬菜種植在下邱村能發展成如此規模也非一帆風順,其間充滿了艱辛與波折、苦澀與喜悅。從“小打小鬧”到規模擴充,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從粗放管理到品牌運營,從竹木結構大棚到鋼架雙層鍍鋅結構大棚……無不凝聚了李菊香和村“兩委”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如今,下邱村已形成了集果蔬種植、包裝、銷售于一身的“一條龍”產業鏈條,在不斷鞏固菠菜、香菜、生菜、茼蒿、小油菜等十余種綠葉蔬菜種植的同時,增添了羊角脆吊蔓甜瓜、西葫蘆、番茄等品種,趟出了一條綠色產業新路子。“就目前的市場反饋,結合相關政策和要求,我們要努力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生產,并嘗試通過電商讓蔬菜直接走上消費者的餐桌。”聞喜縣口福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下邱村村民王作新告訴記者。
立足設施蔬菜種植,下邱村還專門開辦了蔬菜栽培和管理培訓班,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累計培養新型職業農民200余人。“山東壽光、聊城,陜西楊凌……為對標一流,考察學習先進的蔬菜管理和育苗技術,在村‘兩委’的組織帶領下,大家這幾年可是沒少跑,收獲自然也是顯而易見的。”李菊香告訴記者。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這句話也是我經常與干群共同探討的,尤其是在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我認為,越是在基層,‘人心’和‘共識’的分量越重,所發揮的作用也就越大。”李菊香說。
近年來,下邱村以“黨建+產業發展”為核心,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對標先進,干事創業,狠抓“研諾、亮諾、踐諾、兌諾”4個環節,通過深入開展專題組織生活會、“亮比創”活動、“兩評一考”星級評定,不斷激發黨員群眾凝聚力和向心力,推進蔬菜產業優化升級、基礎設施顯著改善、村容村貌明顯提升,形成了“承諾領跑干勁足、鄉村建設人心齊”的新局面。
干練的作風、扎實的工作、親民的熱情、突出的業績……讓李菊香在得到廣大干群支持和認可的同時,屢獲上級肯定和鼓勵,也更加堅定了她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建功基層的“初心”和“使命”。“下一步,我將帶領村‘兩委’在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的同時,以‘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為目標,在持續深化蔬菜產業發展上下功夫,以口福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龍頭,規劃建設兩座集約化育苗棚,以填補聞喜縣蔬菜產業育苗空白,為聞喜縣乃至全市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下邱樣本’,作出積極貢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