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師志勇 寧聰聰時間:2020-01-09
古耿龍門,百舸爭流,群鯉競躍。
河津群星,爭強創優,敢為人先。
近年來,河津市海暉飛凡“雙創”孵化基地在運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縣中小企業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創新思路,開拓進取,科學謀劃,合理布局,投資建設,加強服務,全力實施“五小企業”創新創業計劃(“群星燦爛”育苗計劃),扎實推進“雙創”基地建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下,譜寫著厚積薄發、趕超跨越的精彩篇章。
超前科學謀劃
合理建設布局
河津市海暉飛凡“雙創”孵化基地成立于2017年7月,注冊資金100萬元。自成立以來,該基地經過外出考察,超前科學謀劃,合理布局,先后投資173萬元建設孵化創業區域40余間2600平方米,可容納網絡科技、原創繪畫、視頻傳媒、現代服務、程序編輯、室內裝修、平面設計、會計事務、網站運營、電商平臺等創新創業團隊40余個;先后孵化創辦“五小企業”38戶,吸納從業人員373名,其中大學生236名,返鄉創業大學生137名,實現產值2000萬元,營業收入1000萬元,上繳稅金200萬元,被評為山西省“雙創”基地、運城市“雙創”基地、河津市大學生“雙創”示范基地等。
服務“五小企業”
實現“群星燦爛”
河津市海暉飛凡“雙創”孵化基地大力實施“群星燦爛”育苗計劃,注重孵化創辦一批、培育發展一批“五小企業”,加強創新創業,構建新型業態,實現基地產業鏈條延伸集聚和高質量發展。
河津市制定對認定的省級小微企業雙創基地給予一次性獎勵政策措施,專門設立財政“雙創”資金20萬元,大力支持河津市海暉飛凡“雙創”孵化等基地建設。各級領導和中小企業、人社等部門經常深入基地調研指導,幫助解決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問題。2018年,河津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召集工行、建行、農行、中行、郵儲、農商等銀行負責人,專題研討破解入駐創業者資金困境。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指導基地建立創業服務中心、小微服務站等平臺,引進稅務、工商等涉企部門,提供政策宣傳、信息咨詢和證照手續辦理服務。引入金融、創投、眾籌等中介服務機構,幫助“五小企業”解決融資瓶頸。吸納企業管理、財務咨詢、市場營銷、人力資源、法律顧問、知識產權等第三方聯盟服務企業。如,基地的“金掌柜”記賬服務公司為38戶入駐企業代理財務記賬和涉稅事務,不再另聘會計人員,每年為“五小企業”減少成本20萬元。
優化“雙創”環境
實行“五個一”服務
海暉飛凡“雙創”孵化基地不斷優化環境,實行“五個一”針對服務。
——“一條龍”創業孵化服務。分別提供政策宣傳、信息咨詢、創業輔導、小額信貸、項目推介、市場論證、專家指導、市場拓展、成果展示等服務;吸引畢業大學生、高端人才和企業,提供全程化幫扶,年減免租金80余萬元。
——“一體化”創業實訓服務。依托專業培訓機構和創業指導志愿團隊,為大學生等免費提供水、暖、網絡、會議室、食堂、停車位等服務,提供公司仿真、沙盤模擬等創業技能輔導培訓。先后舉辦50多場創業輔導培訓,參加人員600多人次。
——“一站式”就業代理服務。為入駐企業人員提供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人事代理、報到落戶、檔案管理等就業代理服務,服務58人次。
——“一網通”平臺信息服務。基地建立“一網通”大型網絡信息平臺,實現崗位對接、遠程招聘、網絡模擬等服務功能,為大學生和下崗職工258人次搭建“雙創”信息化雙向服務。
——“一家人”交流發展服務。基地專門成立河津市“雙創”協會和高端人才創業沙龍,整合匯聚資源,為入駐基地企業人員提供交流服務,促進合作共贏抱團發展。
提升創新思維
強化創業品質
兩年多以來,該基地多次邀請創業成功人士圍繞如何提升創業創新思維,舉辦電商論壇和創業講座,使每位創業者都能得到啟發提升,明確創業方向,走好未來“雙創”道路。
展望未來,海暉飛凡“雙創”孵化基地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對標一流,加強基地黨建引領和黨企融合發展,提供更優越的環境,不斷完善服務功能。進一步實施“群星燦爛”育苗計劃,大力培育壯大“五小企業”,啟動實施二期建設,大力培育發展“五小企業”100戶以上,帶動就業創業人800人。
新時代新要求,新形勢新作為。河津市海暉飛凡“雙創”孵化基地將以嶄新姿態風貌,為該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