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腳下沾滿泥土 方得百姓寸心

——記稷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寧雙保

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2-24

本報記者 董戰軒 通訊員 鄭天虎

12月9日早上七點半,稷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寧雙保準時來到了辦公室。上任近兩年來,他每天都提前半小時上班,籌劃一天的工作。“農民們一年四季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為涉農部門的負責人,我提前一會兒上班,有什么不可以!”寧雙保說。

為農民服務不走過場

2018年1月9日,早年畢業于運城農校農學專業的寧雙保回到他熟悉的農業部門工作崗位。不過,這次他擔任的是任務重、工作量大的稷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農民出身的寧雙保,與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深知農民的不易。上任后,他首先深入到全縣數十個村莊,因地制宜,科學指導,并重點在扶持貧困村上做文章。一是抓特色產業促增收。他在產業扶貧上充分考慮稷山縣的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特色,結合貧困村產業發展優勢和潛力,為下王尹、小陽坡等貧困村爭取扶持資金123萬元,用于中藥材產業的扶貧開發。二是抓惠農項目促增收。他與局一班人積極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參與扶貧開發,對有建設積極性的貧困村予以優先安排,先后投資260萬元,完成路村莊、修善兩村等高標準農田建設2400余畝;投資130萬元,用于貧困村田間道路的整修和農田灌溉設施建設。從而促進了特色農業的發展,為扶貧脫貧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抓科技扶貧促增效。他從轉變貧困戶思想認識、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技術水平入手,有針對性地組織全局技術人員開展科技扶貧,把培訓班開進農村,組織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加技能培訓。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按產業類別組建了7個專業技術服務小組,深入田間地頭,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制定農業產業科技扶貧菜單……

“只要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再苦再累我也高興。”寧雙保說。

為農民服務不怕吃苦

2018年4月,包括稷山縣在內的我市大部分地區發生了大面積低溫凍害。面對災情,寧雙保帶領全局人員,積極深入凍災一線,啟動應急預案,強化抗凍救災技術指導。在那些日子里,他經常是早上六點多就起床,晚上八九點才回家,一個多月時間顧不上回家看望他80多歲的老母親。

與農民打交道不能走過場,必須誠心誠意,否則,老百姓不買你的賬。兩年來,寧雙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全縣的農村工作盡心盡力,為全縣的農業項目建設費盡心血。為推動秸稈綜合項目的實施,寧雙保多次到蔡村鄉東蒲村、西埝村,化峪鎮陽平村、四合莊村等全縣20余個村莊及有關養殖合作社,與農民促膝交談,掌握第一手資料,確保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工作扎實有效推進,使稷山縣成為全省6個試點縣之一,全市唯一試點縣。

為推動國家級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實施,寧雙保結合全縣蛋雞養殖規模大、板棗種植面積廣的特點,多次召開局班子會議,把蛋雞養殖和板棗產業建設作為綠色循環優質高效的特色產業,強化實施“雞—肥—棗”的綠色循環生產模式,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體系、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預警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為農產品的產銷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推動示范園建設項目實施,兩年來,在寧雙保的帶領下,稷山縣農業農村局先后組織實施和建設了濱河葡萄休閑觀光示范園連棟溫室3座、稷王現代農業示范園冷庫1座、清河鎮秦家莊桃果專業合作社100個高標準日光溫室……同時,西社鎮范家莊村播綠合作社200畝冷棚建設全面完成;蔡村鄉上李村菇爾康55個大型棚已投入使用,金蟬養殖項目順利推進;晉龍公司在翟店鎮西位村300萬只高標準蛋雞養殖基地建設的10萬噸有機肥廠投入生產,為全縣優質農產品生產提供了優質的有機肥源……通過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示范園,為全縣農業發展起到積極的引領示范作用。

在局里看門的管師傅說:“夜里給寧局長開門是常有的事,就連星期天也不例外。”

盡心盡力讓農民得實惠

11月23日,寒風呼嘯,寧雙保帶領有關人員來到稷峰鎮陶梁村,給農民們免費發放有機肥。65歲的棗農張金柱拉著寧雙保的手高興地說:“你們又為老百姓辦了件大好事!”

板棗是稷山縣的特色主導產業,兩年來,寧雙保帶領技術人員多次深入田間地頭,實地調研,科學論證,鼓勵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和廣大棗農增強科學施肥意識,提高土壤肥力,促進板棗提質增效,實行有機肥替代化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截至目前,已籌集有機肥2600噸,發放給陶梁、姚村、加莊等村莊棗農,幫助棗農增加收入。

稷山縣是個農業縣,寧雙保與局一班人在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基礎上,全力做好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板棗、蛋雞、水果、中藥材等特色農業,積極聘請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農業科研院校人員,對全縣現代農業整體布局、特色主導產業發展等進行科學規劃,實施提質增效工程,極大地促進了產業示范園的發展,成功創建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了全縣現代農業智慧云平臺和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目前,全縣板棗發展到15.3萬畝,蛋雞存欄1300余萬只,水果10余萬畝,中藥材6.8萬畝,為全省現代農業的發展樹立了很好的典范。

如何讓農民迅速富起來,生活水平達小康,寧雙保著力在農業基礎設施、農產品品質、標準化生產等方面做文章,積極和縣領導溝通,整合農業資金,大力改造全縣的田、路、水、電、管網等;創建稷山省級板棗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積極申報農業文化遺產,繼2017年山西稷山板棗生產系統被評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后,今年又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名錄庫;培育了晉龍、友臻、泰豐、晉楂稷等農業知名商標,提升了農產品市場知名度,推進了現代農業的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道雖通,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只有腳下沾滿泥土,才能贏得百姓的寸心。寧雙保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