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19-12-20
衛世新 賈體錦
進入12月,雖然陣陣寒流來襲,但新絳縣的工業經濟處處呈現春天般的暖意。
全縣工業已擁有焦化產能510萬噸,帶鋼160萬噸、線材300萬噸,鍍鋅板帶鋼管70萬噸,甲醇30萬噸,硫化黑5.5萬噸,粗苯精制15萬噸、順酐5萬噸、噻吩750噸,已經形成了集“煤焦—化工—肥料—發電—治煉—建材—物流”于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機械制造等產業初具規模。
今年前11個月,新絳縣實現工業總產值219億元,工業增加值51億元,增速達9.7%。前三季度,全縣生產總值完成88億元,同比增長7.4%。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了基礎。
這一系列數字,顯示著新絳縣的工業經濟在轉型發展中毅然站在第一方陣,向春天出發的步履依然鏗鏘有力。
新絳縣委書記李玉林說:“新絳縣經濟轉型發展已經開好了頭、起好了步,走上了正確軌道?!彼笕h干部,“必須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以更寬視野、更高標準謀篇布局,進一步放大優勢、補齊短板,把高質量發展強勁態勢保持下去?!?/p>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推動產業轉型
高義鋼鐵有限公司作為運城市的“龍榜”企業,無疑是轉型發展的領頭羊,企業經過20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以建筑用鋼為主品,鐵、鋼、材同步發展,集鋼鐵、貿易、運輸于一體的集團公司,位于山西省民營企業百強第14位。去年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值122億元,銷售收入119億元,實現利稅27億元。今年,該公司仍然堅持轉型發展的理念,持續推進煤氣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和年產120萬噸酸性球團生產技術改造項目,啟動實施了投資12億元的煉鐵高爐產能置換及其配套項目,投資3億元的煙氣協同處置項目。
7月30日,高義鋼鐵有限公司減量置換高爐項目正式開工。隨著機器的轟鳴,山西高義鋼鐵有限公司向綠色經濟、低碳生產、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一步!
新絳縣縣長解芳說:“高義鋼鐵高爐改造及配套項目,是新絳縣項目建設的又一力作,對于加快打造高義精品鋼園區、提高‘龍榜’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新絳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集聚能力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p>
今年,新絳縣委、縣政府圍繞汾河經濟帶發展布局,大力推動轉型項目建設,加速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使列入全市“3515重大工程項目”中的4個工業項目加速建設,除高義鋼鐵的重大技改項目,總投資33億元的至信寶能年產20萬噸甲醇、20萬噸煤焦油加氫項目,以及配套150萬噸焦化項目當年簽約、當年開工,150萬噸焦化項目,預計2020年1月投產;威頓水泥投資1.29億元的干法窯無害化協同日處理400噸生活垃圾項目,主要設備已經定購,正在實施土建基礎工程;銘義再生總投資1億元的廢鋼鐵循環利用加工項目,已于今年10月開工建設,預計明年6月建成投產。
以擴規提質為核心,持續壯大經濟實力
今年,新絳工業發展還有一個寫入史冊的大事,經省政府批復同意,新絳經濟技術開發區納入省級開發區管理序列,規劃面積14.77平方公里,以精細化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為主導發展產業。10月份,作為縣域工業經濟發展主戰場的新絳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掛牌成立,班子成員全部配齊,6個部門人員全部到位,“三化三制”改革基本完成。管委會主任樊文勝說:“開發區的成立對于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重要意義,使全縣主導產業更加清晰、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服務更加優質便捷、優惠政策更加完善、考核更加規范科學、基礎設施更加齊備。”
怎樣深化政府為企業的服務,一直是新絳縣決策者不斷探索的課題。新絳縣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組織開展了干部入企幫扶工作,54人組成的11個干部入企服務組,深入全縣29家規上企業和1家“虎榜”培育企業,開展了金融支持、減稅降費、技術改造和工業轉型升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等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幫扶活動。入企幫扶人員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著重從挖潛增效、工藝革新、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精細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入企服務小組積極幫助企業進行減稅降費測算,全年可為企業減免稅費13707萬元;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和困難34個,涉及要素保障、行政審批等5個方面,目前已全部辦結,企業滿意率達100%。
該縣還堅守實體經濟不動搖,把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去年,全縣形成“一龍二虎”的發展格局。今年,該縣大力推動傳統骨干企業優化升級,鞏固“龍虎榜”企業的產值規模、經濟效益和市場占有率。3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年產值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2家?!盎瘛逼髽I中,中信金石完成產值30億元,中信鑫泰完成產值12億元?!褒埢瘛迸嘤髽I中,宇豐冶煉實現銷售收入9.6億元,威頓水泥實現銷售收入9.2億元,兩家企業年底有望登上全市“虎榜”,屆時全縣將形成“一龍四虎”的發展格局。
在扶持發展骨干發展的同時,新絳還立足傳統手工業發達的優勢,深入推進“五小企業”群星燦爛發展計劃,成為全市唯一的省級“雙創”基地示范縣。全縣已形成輕紡園、浩源、北張石雕等10個各具特色的“雙創”基地,入駐企業259家,從業人員4950人,年產值達15億元。
新絳縣還在全省率先實施了“助企圈”APP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圍繞10個“雙創”基地開展了“質量提升行動”,重點打造了傳統非遺文化、三泉家具2家“雙創”基地。今年以來,全縣新培育華豐陽化工、益源鋼結構、景如制鞋等6家“小升規”企業,培育“專精特新”企業3家,新孵化創辦企業426戶,新增就業崗位4653個。全縣中小微企業已發展到1605戶。
加快發展民營經濟,著力培育優勢企業
新絳縣在民營經濟改制工程方面,建立了多層次扶持和培育機制,支持民營企業股份制改造,鼓勵重點企業上市。瑞恒農業在晉興板成功掛牌,7家企業納入省股改上市后備庫,其中瑞富達塑料、鑫樂通塑膠、眾望農牧等3家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
在民營企業管理提升工程方面,新絳縣制訂了民營企業管理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和高義鋼鐵、宇豐冶煉、雙人藥業等7家企業“一企一策”管理提升方案。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縣政府組織全縣40余名企業的負責人赴深圳開展了為期一周的綜合培訓。全縣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8家,其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戶。
在民營經濟資產證券化工程方面,該縣制訂了推進民營經濟資產證券化實施方案,縣財政對股改、上市的企業分別配套給予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不等的獎勵,引導企業優化股權和融資結構。同時,設立了2000萬元企業應急周轉保障資金,為企業提供低成本的“接續還貸”服務。
在民營經濟品牌戰略工程方面,新絳縣組織威頓水泥、中信偉業、絳州綠等10家企業參加了首屆運城市品牌創新評價。引入專業團隊高端策劃,全方位宣傳推廣,擴大優質品牌的影響力。2019年,全縣申請注冊商標241件,核準注冊127件。絳州澄泥硯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新絳遠志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新絳縣經信局長張芮說:“新絳縣明年將續建項目6個,總投資35億元。新建項目4個,總投資16億元。這4個新建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新增利稅8000萬元,節約電費2億元?!?/p>
新絳縣經濟有“龍虎榜”企業的帶動、群星燦爛計劃的實施、新建項目的拉動,發展的后勁后越來越足,工業企業走向春天的腳步越來越快……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