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筑巢引鳳來 巢暖鳳自棲
——河津市實施“鳳還巢”計劃的調查與思考

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2-20

中共運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書記 鞠 振

河津市地處三晉西南、運城西北,黃汾交匯、襟山帶河、鐘靈毓秀,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全市國土面積593平方公里,總人口40萬人,轄兩辦兩鎮五鄉143個行政村。新世紀之初,曾一度躋身全國百強,榮冠三晉首富。

2017年以來,運城市“鳳還巢”計劃實施。借此東風,河津市委、市政府集眾之智、舉眾之力,全力推動河津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崛起復興。

一、基本概況

2017年,“鳳還巢”計劃出臺后,河津市委、市政府立即聚焦“如何栽好梧桐樹、怎樣引來金鳳凰”展開大學習大討論,專題會議研究,動員大會部署,圍繞“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的總要求,共商共謀、精心籌劃,黨政同心、群策群力,認真落實運城市委書記劉志宏“抓兩頭,帶中間”指示精神和運城市市長朱鵬“深化平臺建設、創新運行模式、挖掘產業空間、培育特色品牌、實現新的突破”具體要求,以組織建設為抓手,以精心關愛為推手,收獲頗豐。

兩年多來,河津市先后收集建立11649名在外人員信息檔案。建立66個在外人員組織服務機構。其中,建立臨時黨組織19個,主要分布在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建立大小商會、服務站47個,主要輻射深圳、大連、成都等經濟活躍地區。吸引返鄉創業人員80人,引進項目84個,創辦各類企業85個,總投資33.4億元,涉及氧化鋁新材料加工、智能科技、城市運營、文化旅游、電商、健康、家政、教育培訓等多種行業,直接促進就業1000余人。樹立“古耿魯班”“愛之橋月嫂”“晉鋁焊工”三大勞務品牌,輸出建筑技工1萬余人次、家政服務3000余人次、品牌焊工3200余人次,人均月工資收入5000元—20000元不等,年累計增收10億元左右,拉動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一個多百分點。2019年1季度—3季度,河津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8.5%,比2018年同期提高兩個百分點,一躍躋身運城市前三名,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鳳還巢”計劃的實施成效。

二、主要舉措

河津市成功實施“鳳還巢”計劃,主要得益于謀劃精心、舉措得力、用情專注、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一)構建體系,經緯交匯搭平臺

2017年“鳳還巢”計劃一出臺,河津市首先從健全組織機構、搞好平臺建設、完善激勵機制入手,立足實際需要,立即成立了“鳳還巢”計劃領導小組,將人社、財政、工商、稅務、國土、城建、發改、經信等職能部門列為成員單位。同時,請示運城市委編辦批準,增編選人,成立了在外人員服務中心和9個鄉鎮工作站、148個村和10個社區聯絡點,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服務體系,當年便完成在外人員信息收集、建檔立卡工作。出臺《河津市返鄉創業興業激勵獎懲辦法》和《河津市筑巢引鳳優惠政策試行辦法》,設立多部門24小時服務熱線,全面推行“四辦”審批服務,成立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臨時黨組織及服務站。2018年,經過綜合考量、精心研判,并結合脫貧攻堅實際,樹立“古耿魯班”“愛之橋月嫂”“晉鋁焊工”三大勞務品牌,為各類群體“走出去”開闊眼界、積累技術經驗、脫貧致富搭建起航母平臺。2019年,利用“鳳還巢”智慧大數據技術,建立起在外人員、在外學子、外來人員、本地化人才信息庫,完成“鳳還巢”智慧服務平臺建設,給引鳳還巢插上電子翅膀,進一步助推群鳳云集、展翅飛翔。兩年多來,河津市上至市委書記、市長,下至各服務點負責人,齊心合力抓落實,將引鳳還巢的觸角迅速伸展至大江南北,并率先跨出國門,為“鳳還巢”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制度、政策和平臺保障。

(二)細微關愛,真情溫暖游子心

“關心關愛”是“鳳還巢”工作的核心主線,也是情牽在外人員的紅線紐帶。兩年多來,河津市精心編織紅線紐帶,不斷完善服務機制、服務內容、服務措施,拓寬服務渠道,堅持做好做足“面子”工作。該市利用中秋、春節等時機,組織開展迎接在外人員回家、歡送外出人員就業創業活動,讓每個在外人員不僅切身感受到鄉情的親熱,而且體會到衣錦還鄉的榮耀,有效激發和助推在外人員回報家鄉、建設家鄉、返鄉創業的熱情、激情。堅持做好做足“聯通”工作,連年組織召開在外人員新春茶話會、座談會,印制發送新年賀卡、慰問信,主動向在外人員匯報傳遞家鄉建設新政策、新變化、新面貌,請教建設家鄉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使每名在外人員能夠竭盡所能關注家鄉建設、關心家鄉建設、支持家鄉建設。堅持做好做足“暖心”工作。兩年多來,“鳳還巢”辦公室開通全天候服務熱線,制作關心關愛服務流程圖,實行精準化服務、網格化關愛。對在外人員家有困難時,通過相關職能部門、鄉村兩級服務站聯絡點及時幫忙辦理;對在外人員在外有困難時,通過在外組織或“鳳還巢”辦公室,積極協調解決。目前,河津市已建立58家村級日間照料中心、留守兒童驛站,確保在外人員留守老人有人照顧、留守孩子有人照看。

(三)用情專注,誠意引得鳳歸來

河津憑借得天獨厚的人文和資源優勢,歷來經濟活躍、敢為人先。在“鳳還巢”計劃實施工作中,該市多次動員黨政干群,充分利用人文資源、地域交通、企業多、高知高管多、信息渠道多等優勢,大膽開辟綠色通道。該市市委書記、市長等四大班子成員帶隊,數十次北上南下、東奔西跑,開展聯誼懇談活動,誠邀河津籍在外高端人才、專家學者、科研人員、成功人士等為家鄉建設增磚添瓦,對有意返鄉創業的在外人員推介家鄉“引鳳還巢”的條件優勢、政策優勢、環境優勢,鼓勵各類企業與科研院校強強協作,引進高新技術,推動產業升級。目前,由鑫馬集團興建、投資18億元、占地300余畝的河津市“鳳還巢”理想創業小鎮項目已開始籌建。該項目主要包含創業園、產業園、專家公寓、人才公寓等設施,主要服務興業創業人員,首期計劃入駐的金匯科技將可為河津市高校畢業生提供5000余個就業崗位。

功夫不負有心人,真情引得鳳歸來。2017年,擁有多項氧化鋁發明專利的郭曉琛原本選址在大連投資氧化鋁新材料項目,當他參加了河津籍在重慶人員座談會后,受河津“鳳還巢”計劃政策、投資環境感召,幾經思量決定回鄉創業,創辦山西炬華新材料有限公司。同年,擁有豐富旅游開發經驗、在青島創業的杜枝俊有意回鄉開發旅游項目,“鳳還巢”辦公室人員得知后,立即與其聯系,牽線搭橋,積極協助辦理相關手續,使其順利創辦河津市梯子崖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初戰報捷,河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責成相關部門,開辟綠色通道,短短兩個月,便全部辦理完結項目考察、項目選址、項目立項、建設規劃、證照辦理等事項。截至目前,這兩家企業已分別到位資金4.7億元、5.08億元。其中,山西炬華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活性氧化鋁、大孔活性氧化鋁、負載型活性氧化鋁等六大系列產品。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利稅總額2.5億元左右。2019年5月6日,該公司又與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聯合建立中海油天津化工炬華博士工作站,全面啟動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認定工作,并入庫2019年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名錄。山西炬華新材料公司的落地,不僅延長了河津鋁工業產業鏈條,并有力推動了全市鋁工業發展升級換代。

及鋒而試搶先機,順風揚帆自遠航。2018年,河津市“鳳還巢”計劃領導小組在成都舉辦座談會時,聞知河津籍在外成功人士、中科院匯譽通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副主任黃興良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多有建樹時,立即邀約他就智慧城市建設進行了深入交談,得悉家鄉有意建設智慧城市,6月下旬,黃興良專程帶著中科院信息化專家、博士生導師陳根寶一起回鄉考察,當年便投資2.2億元,先后成立河津市“鳳還巢”實業有限公司、河津市匯譽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河津市鳳翔智慧城市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河津市鳳巢健康醫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成為河津市建設智慧城市的新亮點。目前,河津中學、河津第五小學智慧校園平臺已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兩校校園管理、教研教學、師資培訓水平。河津智慧醫療云平臺也已全面投入使用,主要功能包括公共衛生服務、領導決策參考、便民利民服務等模塊,實現分級遠程診療,讓該市及周邊群眾充分享受到就醫足不出戶的便利。近期,黃興良又與華為、中科院達成深度合作意向,將在河津高標準搭建“一云一網一圖一庫”云中心和基礎數據庫,用創新思維引領河津智慧城市建設。

(四)彰顯特色,精心擇選樹品牌

河津建筑、晉鋁焊工數十年在全國、全省享有盛譽。在實施“鳳還巢”計劃過程中,河津市委、市政府統籌謀劃,結合脫貧攻堅和全民技能提升培訓,立足“引得來、走得出”,精心選樹“古耿魯班”“晉鋁焊工”“愛之橋月嫂”三大勞務品牌,擇優推介以王翠珍為代表的金牌月嫂,按照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標識的“三統一”模式,全力打造本土特色名片。

建筑業是河津市的傳統產業,從業人數眾多,各類大型建設工程遍布全國各地,曾榮獲國家魯班獎、國優工程獎等多項榮譽。同時,也培養出一大批職業素養高、手藝精湛的技術能手。為進一步放大這張名片,2017年,在河津市“鳳還巢”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以山西安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為依托的“古耿魯班”之家應運而生。

晉鋁焊接研究所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多項技術填補行業空白,先后被確定為“山西省職工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山西省鋼結構考試中心”。山西愛之橋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致力于培訓下崗職工、失業未就業人員和農村婦女等,被省婦聯授予“省級婦女之家”示范點,被運城市婦聯授予“婦女創業就業培訓基地”,被運城市人社局確立為“家政服務員聯合培訓基地”,以王翠珍為代表的“金牌月嫂”享譽北京、天津等地。為助推這兩大品牌叫得響叫得亮,2018年,“晉鋁焊工”之家、“愛之橋月嫂”之家掛牌成立。

王翠珍原是一名民辦教師,后因丈夫生病家庭變故,無奈外出打工,又因缺少技能,無依無靠,倍受冷遇。2017年“鳳還巢”計劃實施后,在河津市“鳳還巢”辦公室的關心關愛下,被推薦到“愛之橋”月嫂培訓學校參加了月嫂培訓,并介紹到北京就業,成為北京、天津的“金牌月嫂”,由“找活干”變為“選活干”,現月工資達到15800元,徹底改變了家庭面貌。用王翠珍的話說:“這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無論再苦再累,我的心里總是感到甜滋滋的。這不僅改變了我一個人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我一家人的命運。我能夠有今天,全是河津市委、市政府給我帶來的幫扶和支持。”

兩年多來,河津市的三大勞務品牌不僅得到運城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也吸引了人民網、山西日報、運城日報等多家國家、省、市媒體的推介關注,為河津市的脫貧攻堅注入強勁活力。

三、體會與思考

總結河津市兩年多來落實“鳳還巢”計劃的實踐與成果,明顯感覺到各級各部門對鄉土鄉情鄉愁的重視和呵護、對在外及外出人員無微不至的關心與關愛。一是開端定位準。針對河津籍在外人員相對數量較少,高端人才、成功人士較多的現狀,河津市委、市政府放眼科技含量較高、與自身優勢聯系緊密、有利轉型發展項目,千方百計引鳳還巢。

二是關心關愛精。通過收集梳理在外人員所想、所盼、所求,為充分做好關心關愛服務。河津市委、市政府給予“鳳還巢”辦公室工作大力支持,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在干部選拔任用上給予關心關愛,從而有效促進河津的關心關愛在外人員工作無微不至,全面精細。

三是工作作風實。在百余次的座談活動中,上至河津市領導,下至每個職能部門負責人,都以落實“鳳還巢”計劃為己任,這為河津的“鳳還巢”計劃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注入了無限的活力。

四是收獲成果豐。截止目前,河津市無論是返鄉創業興業人數、落地開工項目,還是到位資金情況、項目科技含量,都在運城市名列前茅。近期,通過“鳳還巢”辦公室與大連中邦國際勞務公司合作,首批計劃輸送30余名護工赴日本就業。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