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2-18
運城晚報訊 12月16日,筆者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開分局12315申訴舉報中心看到,該科室工作人員成功化解一起投訴中當事人的矛盾,雙方互相道歉,并握手言和。
據該科室人員張建國介紹,投訴人和經營戶都是開發區空港南區人。投訴人稱他到南區某商店買了整件物品,由于物品有保質期,一次用不完,付完全款只拿一件,剩余部分留在商店。半個月后由于其他原因,投訴人提出退貨,商店按零售價收取了他拿走單件產品的錢,并收回原先發放的禮品,退回剩余貨款。回家后投訴人越想越氣,在微信上和商店負責人講理,由于言語不和,一氣之下投訴到12315。
接案后,張建國聯系經營戶前來處理此事。經營戶講述了事情的原委:上周五晚,投訴人在微信上說要退貨,但因為不是產品質量問題,錢又打到廠家,廠家無法退款。由于投訴人在微信上要求退貨,但天色已晚,加之經營戶本人正和其他客戶在談話,并準備送客戶回家,故答應投訴人第二天退款。投訴人不同意,堅持當晚必須退,要不就要一直發微信。無奈之余,經營戶開車返回空港,并退了剩余的貨款。
張建國告訴筆者,兩人就是因為言語不和產生矛盾,差價只有100多元,并沒有多大糾紛。他分別把兩人勸解了一下,并把事情轉化一下角度,讓兩人分別體驗一下對方的感受。兩人立刻便意識到,吵架沒有一點意義,就相互諒解了。張建國提醒市民和所有經營戶,發生糾紛后都要學會換位思考,矛盾無法調和時,一定要報相關部門解決,切莫在氣頭上采取過激行為,以免引發矛盾升級。(劉永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