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19-12-09
本報記者 李宏偉
冬月嚴寒春潮涌,河東大地氣象新。12月5日,陽光明媚,冬陽暖人,我市90余名離退休老干部集中觀摩了中心城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看著我市中心城市教育事業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看著一座座漂亮、雅致、高標準的校園,看著一個個學校里孩子在快樂地學習,每個學校都是讀書聲縈繞耳畔,歡笑聲不絕于耳。老干部們目之所及,笑在臉上,喜在心里;足之所至,感慨萬千,贊不絕口。他們表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建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市委、市政府給老百姓辦了件大實事,大好事,這個民心工程辦得好,辦得扎實,辦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
市委書記劉志宏指出,用最好的資源辦教育,用最好的干部抓教育。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不斷發展擴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教育資源面臨嚴重的短缺,尤其基礎教育方面,群眾關注的上學難問題成了城市的通病。為了解決這個民生問題,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及早規劃,長遠設計,布局運城中心城市教育規劃藍圖。從大運城建設的全局高度,科學規劃中心城市學校布局,大力推進學校建設。2017年以來,中心城市共新建中小學校和幼兒園38所,總投資達到17.1億元,占地4853畝,可提供37050個學位,投入力度之大、建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一棟棟嶄新的教學大樓拔地而起,一批批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安裝到位,一座座新建學校相繼落成并投入使用,解決了老百姓關注關心的熱點、難點,讓人民群眾真正有了幸福感、獲得感。
學校建得好 民生難題得解決
在東康一中高標準的餐廳里,在大運小學漂亮的塑膠操場上,在大運幼兒園快樂的教室里,在魏風小學特色足球教育展板前,在魏風小學后稷校區孩子們的沙畫室,在涑水聯合校學生們自己創作的手工品前,在紅軍小學的紅軍長征示意圖廣場前,每到一處,看到學校建設得漂亮雅致,書香氤氳,孩子們在這里快樂學習,老干部們一邊拿起手中的相機拍照,一邊對美麗的校園嘖嘖稱贊,對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和重教力度紛紛豎起大拇指。
原運城地區行署副專員魏守剛說,看了以后,非常震撼,非常滿意。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人民群眾熱切關注的,本屆政府做得很好,解決了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讓人民群眾真正有了幸福感、獲得感。
在大運小學,一邊看一邊仔細聽著學校介紹,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梁天管高興地說,感覺非常好,學校的條件太好了,和他們當時上學的學校沒法同日而語了。這體現了市委、市政府確確實實能夠體察民情,關注民生大事。
圍繞近年來中心城市學校不夠,老百姓存在上學難問題,市委、市政府重視起來,抓起來了,抓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看到學校這么大的變化,市政協原副主席閆義勇也不住地稱贊,這次市委、市政府組織老干部參觀中心城市教育方面的發展情況,確實開闊了眼界。通過參觀,感覺到變化確實很大,學校建的標椎也很高,學校理念很先進,確實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心城市孩子們上小學、中學就學難的問題,為運城市民辦了一件實事。這對于全市教育質量的提高、人才的培養都有很大的作用。
市中心醫院原耳鼻喉科主任仝自發,在東康一中餐廳,拿手機拍照。他說,學校建得很氣派,很漂亮,標準很高,尤其餐廳,高端大氣,設施齊備,孩子們在這里能夠吃到可口的飯菜,孩子們在這里上學很幸福。
今年已經89歲高齡的原運城行署副專員閆存來健步走在魏風小學后稷校區漂亮的校園里。看著現代化的學校,他感慨地說,近幾年來,尤其是近一兩年來,運城教育發展很快,學校建設的規模大,標椎高。以往我們的基礎教育是“一無、兩有、三配套”,“一無”是無危房,“兩有”是有教室有課桌凳,“三配套”是體育器材、圖書室、展覽室。以前和現在相比真是無法比較。現在教育資源齊備,標準還高。這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分不開,因為教育很重要,是基礎,培養人才離不開教育。
教育跨域發展 創新發展思路對頭
看著東康一中大氣漂亮的大門,今年已經76歲的市發改委第二黨支部書記李存生,拿起智能手機拍照,留下最美的鏡頭。他說,今天天氣好,心情也好。風和日麗陽光照,感覺到學校變化很大。東康一中校門很大氣,學校建設得很好。中心城區學校發展建設和市委、市政府創新發展的思路分不開,這個思路對頭。目前我省正在進行轉型發展、跨越發展,要彎道超車,我市目前教育就體現了創新發展的思路,國家、集體、個體聯合辦學,體現了創新發展的思路。
在觀摩中,市總工會老年黨支部書記劉增泉告訴記者,這幾所學校確實辦得比較及時,過去我們在這方面考慮欠缺。中心城市學校建設好了,不但對家庭、對孩子有好處,而且對我市經濟發展也有好處。過去城市建設中,在房地產規劃中,學校規劃不到位,現在是哪里有學校,哪里房子賣得好。社會辦學這條路比較好,思路比較好。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愛心企業奉獻愛心的,同時,也得到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體現了企業家的社會責任。這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改革創新、奮發有為”的擔當和責任。
教育要發展 內涵建設要緊跟
在對中心城市基礎教育建設發展變化欣喜不已的同時,老干部們也不忘對今后運城教育的發展建言獻策。
市教育局原省級督學王天源說,看了幾所學校以后,覺得建筑標椎很高,設計新穎,環境優美,校園文化也比較突出,教師隊伍素質也較高。學校要辦好,教師隊伍很重要,有高標準的教師就能夠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學校整體環境都很好,關鍵是學校的內涵建設也要跟得上。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學校硬件建設好了,還要注重學校內涵建設,這是一個學校成功的基礎和保障。市政協原副主席孫濤鎖在觀摩魏風小學時說,管理方面,育人方面,教職員工方面,多下功夫,兩手都要硬,真正讓學校強起來,使之成長為名副其實的名校,為運城教育事業多作貢獻,保證運城教育大市的名牌不能丟。
閆義勇說,對于新建的學校,主要是內涵方面的建設,主要是師資的培養要加強,好老師很重要。再一個就是校園文化的建設要豐富,這對孩子們的快樂成長有好處。目前來看,這幾所學校選配的校長都是很有經驗的,招聘的教師也都是素質比較高的,學校下一步把內涵發展好。學校標準提高了,也要加強學校的內涵建設,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熱愛祖國、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崇尚勞動、誠實守信等時代價值,并將這些轉化為學生價值觀教育的豐富營養。要不斷健全教育管理制度體系,這樣才能把學校建設得更加完善。魏守剛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