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小村莊里的大幸福

——鹽湖區陶村鎮大村建設文明鄉風工作紀實

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1-29

▲大村文化廣場的笑臉墻上,村民們燦爛的笑容感染著過往的人。 本報記者 裴旭薇 攝

■本報記者 裴旭薇

鹽湖區陶村鎮大村是個僅有523口人的小村莊。在這里,寬闊筆直的主巷道連接南北,一排排整齊的民房貫通東西,美化亮化工程讓鄉村更美麗,水、電、暖、燃氣、公交車樣樣都不落下,家家戶戶門前懸掛家風家訓,寬敞大氣的文化大禮堂是村民的精神家園,日間照料中心一日三餐溫暖老年人的心窩……村民們都說,生活在大村,既有城里的便利,又有村莊的舒適。

近年來,該村立足鄉村振興,通過“村規民約”“一約七會”等載體,創新鄉村治理,重視文化興村,鄰里和睦、孝老敬親、文明和諧,村民人人講道德、個個當模范,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和文明村。

家風家訓世代相傳

“義字當先、德字為本、崇德揚善、友善鄉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鄰里和睦、節儉家榮”“誠實做人、踏實做事、與人為善、孝敬長輩”……在大村,家家戶戶都在門前亮出自家的家風家訓,村民們把家風家訓作為“座右銘”,時刻激勵著自己和子孫后代,希望能將家庭的優良傳統更好地傳承下去。村里有女子出嫁,娘家父母也會把自家家風家訓作為陪嫁的嫁妝,希望出嫁女子在婆家也能勤儉持家、孝敬公婆。

該村今年54歲的李文紅是市力行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受到同樣是教師的父親的影響,李文紅和愛人30多年始終堅守在教育第一線,愛生如子,殫精竭慮,為教育事業獻出了自己的青春。李文紅為自家制定的家風家訓是“子孝家和、夫尊妻榮、言傳身教、勤儉節約”。多年來,他帶頭踐行先輩遺訓,教育后代要用知識改變命運,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在他的影響下,他兄弟姐妹4人共8個孩子,個個都考上了大學,最好的一個考上了清華大學。如今,李文紅在事業上成績斐然,桃李滿天下,而他依然沒有停下腳步,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培養更多對社會有用的新人。

今年63歲的村民王進多年來一直教育孩子做人要厚道,要誠信待人,她為自家定的家訓是“勤勞節儉、重義守信”。如今,她的兒子在省城從事農產品貿易的生意,由于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管理有方,生意一直順風順水。王進告訴記者,兒子還會定期回來看望她們老兩口,生活上不讓父母受一點委屈。

“這些家訓或是村民自己總結出來的,或是家族流傳下來的,蘊含著一個家庭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風采。”大村黨支部書記李武存告訴記者,“村民把家訓亮出來,村里統一制成牌匾掛在各自家門口,這對村民言行舉止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李武存看來,一個村子的風氣如何,和村里的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只有每個村民都積極向上,整個村子才會朝氣蓬勃。

文化興村助力文明鄉風

大村位于陶村鎮西南,緊鄰太風路、大運路,村內國道、鄉道、鄉村公路縱橫交錯,交通十分便利。由于耕地少,多年來,村民大多到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打工就業,年輕人則組建了多個工程隊,專門承包市區范圍內的水電暖安裝工程,村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家家戶戶都買了小轎車,過上了好日子。

經濟富裕的同時,大家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村干部進一步整合資源,建起村文化禮堂、新時代大講堂、農家書屋,組建文藝宣傳隊、志愿服務隊和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同時,在村文化廣場設立“村規民約”“德孝榜”、笑臉墻和健身設施等,設立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忠孝文化及新時代新思想的文化巷道,讓文化氛圍散播在全村各個角落,用先進文化影響村民,進一步引導村民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新風正氣。

該村面積1000平方米的文化大禮堂內,不僅有優秀家訓選粹、禮儀習俗、族規村訓、村名史話和珍貴的紅色文化遺存、琳瑯滿目的藏品展示,還有66歲農民篆書手抄、十多本厚厚的中國共產黨一大到十九大報告全文。每天,位于文化大禮堂的農家書屋都會有村民前來讀書看報,新時代大講堂定期也會舉辦講座,為村民講解最新時事政治、國家政策、健康知識等,引導村民做新時代的農民。

自2017年以來,大村“兩委”班子在陶村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鹽湖區舜帝德孝文化、關公忠義文化實踐活動中創新思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神聚氣,以優秀傳統文化塑形鑄魂,以實踐活動成風化人,使得小村莊煥發出了鄉村文明新氣象。

“村里環境整潔,精神文化生活豐富,我們的心情更舒暢,生活也更幸福了,大家伙兒都說是趕上了好時代。”村民郭點東告訴記者。

“一約七會”創新鄉村治理

近年來,為了推進移風易俗,去除紅白事的陳規陋習,該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倡導村民形成紅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的社會新風尚。如今,在大村,村民除了結婚、喪葬外,孩子滿月、三歲、十二歲、喬遷、過壽等一律不辦。

今年63歲的薛修倫是大村紅白理事會的成員,也是一名老黨員。由于為人正直又熱心腸,多年來,他一直是村民辦事的主事人。如今,他認真落實村里的紅白理事會章程,嚴格控制席面和各項費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剎住了許多不好的風氣。“這幾年,村里宴請少了,規模小了,不炫富、不攀比、不搞排場的新風尚逐漸深入人心。”薛修倫說,紅白理事會制度讓所有人都一個標準,為村民減輕了很多經濟負擔,得到村民的擁護和自覺遵守。

為了推進和創新鄉村治理,該村在鹽湖區較早建立“一約七會”鄉村新組織,除了紅白理事會,還包括“村規民約”及村民議事會、老年協會、新鄉賢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協會、民調理事會等6個村民自治組織,進一步推進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工作機制,提升了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使得村風、民風大為好轉,吸引了鹽湖區乃至全市多個村莊前來參觀學習。

去年以來,該村按照“愛黨愛國遵規守法、孝老愛親鄰里互助、誠實守信勤儉致富、崇德向善家風良好、移風易俗衛生整潔”五項標準,先后評選出45個五星級文明戶。該項評選活動在全村興起了你追我趕、爭先進位的熱潮,村民紛紛以五星級文明標準來規范自己,文明之風吹遍大村。

鄉村要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大村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移植到日常鄉村治理之中,促進了農村移風易俗,孕育出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李武存告訴記者,下一步,大村還將在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方面創新方式方法,讓文明鄉風更加深入人心,讓大村村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