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19-11-28
□記者 陶登肖 尋霄

▲11月25日,萬榮縣醫保局局長任紅軍(左)在調研“日間病房”試點情況。陶登肖 攝
白天住院,晚上回家,住院不住床也能報銷?為了更好地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難題,提高住院周轉率、醫療資源利用率,減輕參保患者負擔,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市醫保局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積極推進鄉鎮衛生院日間治療費用納入醫保按病種付費管理工作,實施“日間病房”,患者在完成日間治療后,夜間可返家休息。
“日間病房”從10月25日開始實施,目前全市13個縣(市、區)186個鄉鎮衛生院均已啟動日間治療按病種付費管理工作,覆蓋率達到100%,涉及病種達到54個,已結算的日間治療按病種付費病例6823人次,醫保支付金額達到365.5萬元。11月25日,記者前往萬榮縣部分“日間病房”門診報銷制度的試點鄉鎮衛生院進行了探訪,感受了這項醫保新規給老百姓帶來的優惠和便利。

▲萬榮縣賈村鄉衛生院醫師在“日間病房”為患者檢查 陶登肖 攝
“日間病房”試點小病報銷
“住院太不方便,我能不能治療完就回家休息,這樣能休息好,病恢復得也好。”
“不能,這是‘掛床’,不符合規定。”
“掛床”現象是長期以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也是基層醫保的難點、痛點和堵點。所謂“掛床”現象,就是現有醫保政策嚴格要求住院患者必須24小時在院治療,但是部分就醫群眾希望“上午住院治療、下午回家干農活”,住院不住床。
奇怪的是,對于鄉鎮衛生院的“掛床”違規行為的查處,就醫群眾和醫務人員會形成牢固的“統一戰線”,對查處的抵觸情緒極為強烈,甚至還有部分群眾為違規醫務人員說情。
“我認為在床位和醫護人員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優化資源配置,讓這些資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萬榮縣醫療集團賈村鄉衛生院業務院長李虎說,現在通過醫聯體等配套措施,患者可以在診治和養病之間“上傳下調”,這屬于大型綜合醫院和中小醫院之間醫療資源的優化。但是,鄉鎮衛生院有時也存在病床緊張的困難。
“每天巡視的時候發現,有很多中老年人白天在病床上輸液,輸完液后就嚷嚷著要回家。”萬榮縣醫療集團南張鄉衛生院住院樓護士長王瑛說,如果醫保報銷逐漸放開,并非只有住院才能報銷,這種情況將得到緩解。
經過細心走訪,市醫保局發現“掛床”現象確實符合鄉村生產生活實際,但卻與現有政策相違背,實際查處工作常常陷于兩難境地。為了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所急、所難,市醫保局在鄉鎮衛生院開展日間診療工作試點。
“‘日間病房’是根據專科疾病的特點、患者需求,提供一套特殊的醫療、護理服務,以分流患者。”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日間病房”分流出需要住院,但病情相對穩定的患者,可以使醫院病房的床位空出。
沒想到,老百姓盼著、醫護人員想著,不僅無需占用固定床位,治療完后可以回家,而且納入醫保報銷的事成真了。調研走訪、制定實施細則、選定試點醫院、培訓醫務人員,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后,今年10月中旬,市醫保局在我市186個鄉鎮衛生院選擇了部分病種,試點了“日間病房”醫保結算模式。這一具有創新性的做法在全省首開先河。
嚴把準入條件,確保基金安全
在日間治療改革試點過程中,市醫保局及時跟蹤回訪,多層次組織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三服務”日間治療工作座談會、研討會,了解試點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聽取意見建議,不斷調整和完善日間治療試行辦法,確保試點工作取得實效。
“每個病種費用的醫保支付額和個人負擔額,實行按病種定額付費,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負擔。”萬榮縣醫保局辦公室主任薛銳興說,根據要求,參保患者在鄉鎮衛生院住院時,診斷符合縣級確定的日間治療按病種付費標準的病種,均按縣級確定的支付標準進行結算(縣級確定的日間治療按病種付費標準原則上不超過800元),對于確實需要超過的,報市級批復后執行。根據現行的單病種定額結算管理辦法,參保者實際發生費用低于定額結算標準的,由醫保基金和患者分別按定額標準結算,超出定額標準以上的部分,由定點醫院自行承擔。
“當然,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病情變化,我們也有相應的政策。”薛銳興說,按日間治療的病種,原則上不得隨意退出轉變為一般住院,如有特殊情況需退出時,需填寫《日間治療病種退出申請審批表》,經主治醫生提出申請,醫務科和院領導研究后,提出意見并簽字,同意后方可退出。年終考核時,日間治療的同類病種退出率不得超過20%。
此外,“日間病房”有嚴格的醫保準入條件。“采取嚴格的醫保準入標準和審核體系,最大化實現醫保金的有效使用。”萬榮縣醫療集團南張鄉衛生院住院醫師王立江表示,患者來就醫,是否能納入“日間病房”,首先需要接診醫生進行全面細致的臨床路徑檢查,符合目前規定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壓II級合并癥等9種病種設置,就可以辦理“日間病房”入院手續。
之后,患者即可按約診時間,攜帶社保卡、身份證等在收款處窗口辦理。等到一個治療療程結束后,可辦理出院手續,且只繳納需自付部分的醫藥費。
縣醫療集團要嚴格按照《運城市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協議》要求,加強行業管理,規范診療行為,落實監管責任,確保基金安全。市、縣醫保局不定期對定點醫療機構監督檢查,對9種住院病種按日間治療管理執行情況重點監管,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確保醫保基金安全。
減輕患者負擔,緩解醫療壓力
“我這病每年都要住兩次院,這次本來還打算住院,但接診醫生告訴我,我這次可以不用住院,‘日間病房’一樣能報銷。”南張鄉患者暢命新說,他家離衛生院不遠,輸完液就能回家,太方便了。
記者在醫院走訪發現,鄉鎮衛生院在得到“尚方寶劍”后,都在醒目位置通過板面和標語宣傳日間治療改革,并設置專用病房、床頭卡、日間治療告知書等,力求讓老百姓吃透政策,更好地享受醫療保障福利。
“日間病房”報銷制度,這項醫保新規給老百姓到底能帶來哪些優惠和便利呢?
南張鄉姚家村的薛敬芳,兒子、兒媳常年在外打工,她在家既要照看孫子又要干農活,平時生病也沒時間住院,結果小病拖成大病,得了腦血管疾病還留下了后遺癥。以薛敬芳為例,2019年3月份,她因腦血管疾病后遺癥住院7天,個人自費383.09元;10月份,她再次因腦血管疾病后遺癥入院,享受日間治療改革政策,同樣住院治療7天,個人自費204.78元。
從日間治療改革前后的兩次住院比較,薛敬芳個人自費減少178.31元,醫保基金支出減少543.18元。“國家政策確實好,以前生病是能扛就扛,現在日間治療新政策實行了,以后生病再也不用硬扛了。”薛敬芳說。
按照運行數據分析,萬榮首批被納入的病種平均醫療費及個人負擔明顯降低,其中患者個人自付費用減少約4.3萬元,醫保基金支付減少近19萬元,患者自付費用與原來同病種同醫院治療減少了39.8%。
“開展將日間治療費用按病種付費管理工作,是‘三服務’中‘服務群眾’的重要內容,是我市醫保局堅持問題導向,減輕參保患者的疾病經濟負擔,緩解醫療衛生資源承載壓力和醫療機構一床難求局面的重要舉措。”市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樊貴宏說,病種設置直接關系著日間治療改革成效,為了科學合理設置病種,各縣醫保局將根據實際需求,在市醫保局的監管下,不斷調整擴充病種體系,讓更多參保人享受到優惠便利的診療服務。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