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19-11-22
記者 鄭 菲

姚瑞勇(右)和高一年級主任探討教學問題。 黃贊民 攝
他是一個身先士卒、忠誠履職的人;
他是一個銳意課改、敢于創新的人;
他是一個積極學習、專注研究的人;
他就是垣曲中學校長姚瑞勇,在今年的教師節,由于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充分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教育部授予他“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近日,記者走近姚瑞勇,了解他背后的教育故事。
身先士卒、忠誠履職
“姚瑞勇坐在辦公桌前,一邊輸液,一邊看書工作。”這是許多垣曲中學教職工看見過的一個場景。
他是一個熱愛工作,熱愛教育的人,即使只有兩年就要退休了,還在工作崗位上積極奮戰。
如今的姚瑞勇作為一名管理者,依舊不放松。他要求自己做到“5+2”“白加黑”。所謂“5+2”就是5天工作日外加2個休息日,“白加黑”是夜以繼日。
他身先士卒,做好垂范,每天天剛蒙蒙亮便起床,到教學樓、學生宿舍,甚至學校的犄角旮旯去巡視個遍。晚上10點前,他不是看書,就是調研。
他經常深入教學一線,聽評課,每學期聽評課100余節;參加每周的教研組活動,及時發現教學中的疑惑;參加教學質量分析會,分析利弊,查明問題;深入年級組,了解管理和教育教學動態;深入課堂,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和課堂效果;深入學生,了解學生所思所需。
即使是寒暑假,他仍然堅守學校,不是在校園到處看看,就是在辦公室學習、思考。
“當每天早上同學們上早操的口號聲響徹校園時,你會發現他已經在校園里巡查了;當每天晚上大多數教職工已經下課回家,而他的辦公室里依然燈火通明,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他的活動場所就是學校。我想強調的是‘每天’,是一年又一年,365天中的每一天。”曾任垣曲中學辦公室主任的趙國良對姚瑞勇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和忠誠履職的敬業精神很是佩服。
這樣的評價不在少數。即使耳邊不時傳來不同的褒獎,姚瑞勇依舊天天如此、月月如此,絲毫不覺得自己在做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在他心里,做一輩子教育憑借的是一種信念、一種情懷,它是另一種為百姓服務的方法。
銳意課改、敢于創新
垣曲中學地處邊遠山區,2004年以前,高考每年達線只有幾十人,教學質量在整個運城的高中教育里排名靠后,本地生源流失嚴重,學校幾入絕境。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姚瑞勇進入垣曲中學擔任學校書記兼管教學,開始了在垣曲中學的艱難跋涉。
當時一次赴山東聊城荏平縣杜郎口中學的學習之路,使他意識到“課改是改變垣中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
課改之路從此開啟,然而卻非一帆風順。學案用了廢、廢了用,小組建了拆、拆了建,模式改過來,又改回去,教學成績忽進忽退,教師反對,學生也不買賬,但課改的信念從未在他的心底動搖。
課堂是學校工作的主陣地。為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姚瑞勇潛心鉆研教育規律,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
在2010年,通過問計于教師、問計于學生和大量的調查論證,姚瑞勇做出了一項全國獨有的大膽改革,將傳統的45分鐘課堂,改變為80分鐘大課堂,開始實施“80分鐘大課堂學案教學”模式,著力打造學生80分鐘自主學習的高效課堂。
姚瑞勇介紹,80分鐘自主學習課堂包括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展示反饋、教師點評、學生質疑和總結提升6個環節,主要特點是以學科問題為基礎、學生問題為起點、教師問題為引導,以自主、合作、展示為主要學習方式,以課堂學習評價單為抓手,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為目的。
“80分鐘給教學提供了充分的時間保障,它真正地做到了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每一位學生都在自主的課堂中思維得到充分的培養,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姚瑞勇說。
目前,垣曲中學以課改的鮮明成果成為山西省課改9個核心成員校之一。
在姚瑞勇的帶領下,垣曲中學兩大類二本以上達線人數從2010年的114人提升到2019年的481人,升學率從18%提高到72%。垣曲中學逐漸成為全市、全省一個叫得響的品牌,在省內外聲名鵲起。
姚瑞勇認為成功的教育不僅僅是捧上一封封大學錄取通知書,更要培養出一個個具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能以分數為本,而要以追求每個學生快樂主動的發展為本。為此,他構建了獨具特色的“335”德育體系。
“335”德育體系是垣曲中學經過長期的育人探索,形成的比較全面、系統的德育體系。
“335”德育體系,第一個“3”指“三個教育”,即養成教育、勵志教育、責任教育。第二個“3”指“三全育人”,即全員、全程、全方位。“5”指“五化”,即課堂化、活動化、學科化、激勵化、生活化。
“335”德育體系的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它使學生能夠較好地自律自控,實現了校園零打架、零犯罪,無一起責任事故的既定目標,整個校園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也為學校飛躍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學校也因此榮獲“山西省德育示范學校”“山西省文明和諧單位”“山西省素質教育學校”等多項榮譽。
積極學習、專注研究
姚瑞勇癡心于教育,從教36年來,專注于教育教學及管理理論研究。
每一天,他都要抓緊一切空閑讀書,充實自己。在他的辦公室里,擺放最多是書。書柜里,辦公桌上,左一摞,右一摞,折著的,疊著的,不是書就是報紙。
工作中,他要書寫工作筆記、業務學習、政治學習、專家講座等6種筆記,記錄下約40萬字的筆記與心得。
扎實的讀書與研究,讓他先后在《中國教育學刊》《基礎教育參考》《教育教學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探析實施八十分鐘大課堂教學設計》獲“第十屆全國教師教育科研成果評選活動一等獎”;出版教學理論研究專著《80分鐘學案教學》;《基于邊遠山區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80分鐘自主課堂研究與實踐》獲“山西省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之后該成果又被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以“自我實現教育”為動力提升邊遠山區縣鎮高中學生“自主發展”能力的研究與實踐》課題被確定為國家“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
一份努力一份收獲。在他努力工作的背后,“全國名優校長”“三晉名校長”“山西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2018年度山西省‘三晉英才’計劃拔尖骨干人才”等多項榮譽也隨之而來……
36年,姚瑞勇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一名高中校長,從垣曲中學到初級中學,到職業中學,再回到垣曲中學,面對不一樣的學校、不一樣的學生,他始終致力于做真教育,心中蘊藏的是同樣的教育情懷,為國育才,為民擔當。
今后,他依舊以飽滿的熱情,滾燙的初心,耕耘在垣曲中學的土地上,把知識和汗水揮灑在最需要的地方,用責任和專注書寫教育情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