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娛>

審慎而張揚的自我言說:從民族圖騰到靈魂密語——衛國強詩作簡評

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1-20

(一)

關于寫作,尤其是文學寫作,我一直以為:一個人寫作年齡的長短,跟其創作成績、質量,并沒有必然的正比關系——有些人隨著時間推移,經過多年生活及創作經驗的積累,才會達到自身創作的高峰;有些人則出手不凡,甫一入門,便給人以意外,給人以驚喜,迅速在某一領域開疆拓土,山西詩人衛國強,可以看作是這一類型的一個代表。

衛國強在文學創作方面,盡管起步很早,也斷斷續續有一些作品發表,不過多是散文、隨筆之類。然而,他的文學創作,大抵自2017年以來,有了一種明顯的轉變。他摒棄了既往那種“普遍撒網”式隨意性較強的寫作方式,專注于詩歌創作,而且在詩歌創作方面,側重于自己熟悉并感興趣的領域,如:家族記憶、家國情懷、歷史遺跡、心靈歷程等,從中提取歷史運行的規律或精髓,以詩歌語言加以展現,以小見大,微言大義。其創作形成了自身獨有的風格與趣味,并以非常迅捷的姿態,在全國各大文學刊物,尤其是詩歌類刊物上“攻城略地”,大顯身手。同時,一些頗有分量的詩歌類獎項,也關注到了衛國強這位大有閱歷的“新詩人”。可以說,詩人衛國強以一種極其凌厲的姿態,迅速成為詩壇風頭正勁的一位弄潮兒。

據筆者查閱了解到,衛國強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迅速在《中國作家》《人民日報》《文藝報》《星星》《山西文學》《芒種》《黃河》《綠風》《當代詩人》《大河》詩歌等報刊,發表了不少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唯一的一份詩歌選刊類雜志《詩選刊》,在一年內,先后四次選載他的詩作,可見其重視程度、推介力度。

衛國強創作成績廣受認可,先后榮獲“第二屆中國當代十佳詩人”、“十佳中國潛力詩人”、中外詩歌散文邀請賽一等獎、人民文學“美麗中國”征文二等獎等眾多獎項。他還與黃亞洲、唐成茂等著名詩人一起,榮膺“普希金詩歌藝術獎章”榮譽。著名詩人葉延濱先生,還曾親筆撰寫了評論文章,對衛國強先生的詩歌作品進行評價與推介……諸多事實表明,詩人衛國強的創作早已漸入佳境、自成格局,以自己獨有的言說方式、美學風格“獨步天下”,持續創作著值得品咂、值得收藏的優質作品。

(二)

對于歷史、宗族、家族等攜帶民族記憶這一題材的書寫,一直是衛國強詩歌創作的一項重頭戲。而這些,恰恰是一位立足于民間的詩人,以自己的喉舌言說政治、構筑歷史,尤其是通過與國家、民族大事件相關的小人物的生命歷程,以一斑窺全豹,彰顯自我觀點的一種方式。

衛國強的一系列詩作均是以較為隱蔽的方式,傳達著詩人對于民族、對于政治、對于人們熟知的“大事件”的自我理解與“想象空間”。

戲劇,或者舞臺,是衛國強詩歌中極其尋常的一種存在元素。《在戲中》《母親的關公》《西廂的戲》《走向千里的那個單騎》《陳勝的宣言》《夢中的主角》《曠野里》《千年貴妃》等,均與戲劇、舞臺直接相關。人們之所以喜歡看戲,喜歡見識、參與想象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生活,其原因:一方面是對距離自己較遠的生存狀態的好奇與探知,想了解與我們的日常截然不同的生活;另一方面,則如弗洛伊德解釋的那般——夢,以及創作,甚至是對于某一藝術形式的投入性品賞,均可看作是一種愿望的達成。讀者,或者觀眾,通過想象的形式,有限虛構著他們所認為的劇中人物的生存狀態。

衛國強的詩,恰恰將普通大眾這種心理表達得傳神而出色,以戲里戲外相互觀照、相互輝映的方式,呈現現實人物的生存狀態,尤其是心理趨向。

(三)

作為一名有想法、有準備的詩人,衛國強在對于詞語、句子、意象、事件等詩歌元素的選擇與處理上,常常能別出心裁、出人意料,做到渾然天成、恰到好處。如此精妙處理之下的一首詩,便有了自己的特色,擁有著與眾不同的魅力。

在短詩《不死》中,衛國強將一些詩句、一些場景處理得妥當、自然,富有童趣與人性。“八歲那年,屋檐下一只蜂巢/盛開成我心中的花/它們忙來飛去的樣子,讓人感動/好像我是這個部落的王……”在這里,我們很容易聯想到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名句“我是風與光的君王”,然而,這絲毫不影響他對于這一細節處理的出色與得體,不影響這詩句的獨有魅力。作為一個八歲的孩子,自我感覺成為蜜蜂的國王,這想法奇特自然,有趣別致,同時,也為此后保護蜜蜂而遭受疼痛埋下了伏筆。以我之見,這樣清淺而清新的詩句,遠比那些意象密布、佶屈聱牙的晦澀之作更有價值,也更有意義。

《在旅途》一詩中,一些詩句處理得更為出人意料,別有趣味。“殿堂里的仙子們各懷心事/仿佛要開創新的紀元/他們容貌尊貴、彬彬有禮,卻冷漠地敷衍著/像對著一個誤入白虎堂的乞丐/他們不關心,也不在乎你胸中的萬千河山……”這樣的句子,實在是精妙獨到,對于胸懷“詩與遠方”的旅行者,無疑是極其貼切而又詼諧有趣的寫照。尤其是“彬彬有禮”與“冷漠敷衍”看似對立卻又統一的詞語,分外恰當,在這富有辯證思維的語句中,我們讀出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真理與謬論,讀出了深不可測又一目了然的人心與現實。這樣的詩句,張力得以凸顯和強化,沒有故作高深的詞語與意象,簡潔、風趣、明朗、智慧,洞若觀火,大有深意。

在衛國強的作品中,我們可以順著“邏輯的鏈條”,為其“支離破碎”的意象、語言等,找到一個博大而富有條理的體系。其一為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解讀家國之變、人生歷程;其二,則是對深不可測的靈魂深處的開掘,挖掘歷史與挖掘靈魂齊頭并進,各有風景,看上去脈絡分明,實際上渾然一體,對靈魂的對話與拷問,能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過往、看到現在、看到將來。

(四)

文學創作一般有“向外走”與“向內走”兩個向度、兩種格局。

“向外走”即是開掘更廣闊、更豐富的生活、場景、故事等敘述題材,展現更闊大、更豐沛的人生容量。衛國強對于歷史題材、家族題材的深入挖掘,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他以自己的方式去探尋民族圖騰、家國脈搏,通過一個個小人物、小事件,去展現磅礴時代中的細枝末葉。

“向內走”則稱得上反其道而行之。寫作者對于題材的豐富與廣闊不那么重視,而是鐘情于對個人內心深處的探尋與追究,殫精竭慮去開采靈魂深處的高貴與卑劣、浮躁與孤獨,沉入意識、潛意識乃至無意識的深處,去呈現人性的根底、靈魂的原色。

在“向外走”這方面,詩人衛國強已經走出了一條富有個人色彩的康莊之路;與之同時,衛國強也在努力“向內走”,靠近心靈,靠近骨髓,在孤獨的暗夜將內心打開,想方設法追尋、觀照那些光環、浮躁、責難、浮塵背后最為真實的自己……

關于靈魂、人性、思維,以及內心深處剎那而鮮活的感覺,衛國強頗為迷戀,著墨甚多。他將自己獨有的思慮付諸一字一句,努力呈現自己所領悟到的生命感知。詩作《塵世的重》《塵世間》《渡》《秘道》《無題》《惑》《心事》《前世今生》《神秘的因式》《曠野里》《看,我有錢》等皆屬此類。

 詩人衛國強在詩歌寫作與探索的道路上,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與成績,形成了自成格局的獨特個人風格,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當然,在詩歌藝術的追求上,衛國強仍有一些值得進一步探究、提升的空間,不過,藝無止境,他如果能沿著這條不斷探索、自我革新完善的詩歌道路繼續前行,不斷豐富自己的內心涵養與文本容量,必將創作出更加優秀、更為豐盈的詩作來。(作者系《大河》詩刊副主編、文學評論家)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