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19-11-12
“4年前我在日本看到了中國的繡衣,4年后我帶著我收藏的繡衣回到第一眼看到它們的地方,想給更多的人看到中國的繡衣。當時的展覽驚艷了許多人,他們都紛紛感嘆中國繡衣的美。”
“我想等自己的收藏積累到一定量后,成立一個自己的私人博物館。把我收藏的繡衣展示給更多的人,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傳統繡衣的美麗,同時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研究如何保護這些傳統服飾中來。”
□記者 王棉

▲楊杰和他收藏的繡衣 王棉 攝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服飾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歷史發展和社會時尚嬗替的標志之一。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文化交流過程中,中國人以聰明才智和超群技藝,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服飾藝術。
在市區從事多年化妝教學的楊杰通過收藏,將一個個生動的文化符號,一幅幅繡藝精湛的畫作,一件件精美的傳統繡衣展示在我們眼前。
異國他鄉 被明清繡衣的美驚艷到

▲楊杰和他收藏的繡衣 王棉 攝
11月10日,記者走進市區楊杰美妝學院,看到正跟繡片主人探討繡工的楊杰,他看向繡片的眼神充滿柔和卻無比堅定。選完繡片后,楊杰向記者講起他收藏明清繡衣的故事。
“2015年,我應邀去日本參加一場行業內的交流會,偶然看到正在舉行的日本和服展,在展覽中我看到幾件中國明清繡衣,那些精致的花紋、璀璨活潑的色彩讓我感到非常驚訝,我當下就想收藏它們。”楊杰說。
從4年前偶然在日本看到明清繡衣開始,楊杰就像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錦繡之戀,他每多收一件繡衣,就像多拿到一塊拼圖,一片片拼出綺麗柔軟的舊時光,窺視其中的美好與哀愁,最后一件件撫平,把那些美好的顏色和中國傳統的繡藝珍藏。
一針一線總關情,留存著數百年時光的記憶,凝結著中國傳統服飾之美的古典美衣讓楊杰深深著迷。從那之后他成了生活的“有心人”,開始關注明清繡衣,從不同渠道試著去了解繡衣。
經過多年尋覓,楊杰的藏品日益豐富。他說,每件古典美衣都是民族瑰寶,透過這些能看到古代社會生活、經濟產業、民風民俗在服飾領域的投影,進而加深對中式美學的理解。這些服飾是歷史的縮影,見證著歲月的滄桑,凝刻著時光的痕跡,濃縮著華貴、優雅、沉靜、從容的中式之美,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件繡衣 都是中國傳統美學的代表

▲楊杰和他收藏的繡衣 王棉 攝
清中期深藍紗地蟒袍、清代紅緞龍鳳繡衣、石青鍛地五彩繡喜相逢繡衣、清代石青地三藍繡女袍褂……這些存放百年后仍然顏色鮮艷、刺繡精美、華麗奪目的繡衣,每一件都是楊杰的心頭肉。
“這件清中期深藍紗地蟒袍,是大臣的衣服,屬于朝服的一類。蟒袍上的刺繡非常精美,質地是紗,不同于普通的龍袍或者蟒袍,因此它的刺繡和加工是非??简灷C娘繡工的?!?/p>
“海水江崖紋,是明清繡衣上經常會見到的紋樣,它是中國刺繡的一種傳統紋樣,俗稱‘江牙海水’‘海水江牙’,是常飾于古代龍袍、官服下擺的吉祥紋樣,寓意江山永固。”
“這件石青鍛地五彩繡喜相逢繡衣是清代女裝中對稱的構圖方式,有前開襟的褂,也有大襟的袍,顏色的使用和宮廷的袍褂基本相同,褂多為石青色,袍多為紅色,下擺為海水江崖紋。做工精致、制作規整、顏色豐富,打籽繡博古紋、牡丹紋,紋飾飽滿、立體感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系清代晚期貴族女眷所著服飾?!?/p>
“挽袖,即衣袖,是清代婦女上衣的裝飾袖口,挽袖多用刺繡。這對挽袖繡工精美、細密,白色緞帶中間繡著折枝圖,上下是小橋流水、亭臺垂柳等江南小景,色彩搭配非常淡雅?!?/p>
“虺(hui)首蝶,是古人藝術創作過程中臆想出的吉祥紋案,鱗紋鸞尾、雌蝶蝠面、青色復翅,肩飾如意云紋、卷葉鳳尾,展翅環抱富貴牡丹,寓意姻緣美好;雙蝶和諧起舞,間綴四瓜,枝蔓回轉相連,寓意鸞鳳和鳴、如意吉祥,頌表瓜瓞巖棉,子孫萬年?!?/p>
對于每件繡衣和繡樣的時期、質地、工藝等,楊杰都如數家珍?!懊髑鍟r期的傳統服裝、首飾,品種豐富、美不勝收;服飾制作精致、工藝精湛,充分發揮了紡織工匠的想象力、創作力和藝術活力。服飾的款式、材料、色彩、圖案、工藝等,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體現了當時卓越的服飾技藝、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獨特的審美意識?!睏罱苷f。
在楊杰眼中,每件繡衣從設計到縫制完工,都貫穿著中國美學的最高層次。古典美衣的美,攝人心魄。與古典美衣朝夕相處,那份優雅精致的美,在楊杰的生活中彌漫。古典繡衣蘊含的傳統之美、深邃的東方哲學、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精工細作的工匠精神等深深地影響著楊杰。
想做美麗的使者 讓每件流落在外的繡衣“回家”

▲楊杰和他收藏的繡衣 王棉 攝
為收藏古典美衣,楊杰跑過無數地方,走過無數崎嶇山路,行跡遍布大小村落,大到收藏數量巨多的博物館、古玩市場、刺繡基地,小到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少數民族村寨。
2018年1月,楊杰得知國外有件“清代石青地三藍繡女袍褂”正在拍賣,他立即托朋友打探,最終輾轉從一名亞裔英國人手中購得繡衣?!皬呐南聛淼娇爝f至我手中,整整等了1個月,看到衣服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動,只想跟繡衣說‘你回家了’”。
“在收藏繡衣的這幾年里,我常常在很多國外的展覽上看到非常精美的中國繡衣,每次在國外看到這些繡衣我都非常心疼?!睏罱苷f,他想把他在國外看到的每一件繡衣都帶回中國,想帶它們“回家”。
“我愿做一個美麗的使者,與美相伴,收藏美、研究美、傳播美……”身旁的古典美衣,給了楊杰靈感。
2017年,楊杰帶著自己收藏的繡衣前往日本,在日本舉辦了屬于自己的明清古董繡衣展,“4年前我在日本看到了中國的繡衣,4年后我帶著我收藏的繡衣回到第一眼看到它們的地方,想給更多的人看到中國的繡衣。當時的展覽驚艷了許多人,他們都紛紛感嘆中國繡衣的美?!痹跅罱苎劾?,每件服飾都是一幅畫作,是活的畫,而且隨著光線和空間色彩的變化、動態的變化,會產生不同的美。
如今,楊杰已收藏20多件清代刺繡衣物,他說因工作關系,入手這些藏品大都是考慮衣物的美觀與刺繡的精致,他期待自己的這些藏品能讓更多人看到??吹街袊髑謇C衣的精美,領略到民族氣質和民族精神,傳達出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
今年10月1日至7日,楊杰帶著自己的所有繡衣在市區萬達廣場一樓舉辦了“清代印象”明清古董繡衣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觀。
“我想等自己的收藏積累到一定量后,成立一個自己的私人博物館。把我收藏的繡衣展示給更多的人,希望大家可以看到傳統繡衣的美麗,同時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研究如何保護這些傳統服飾中來?!睏罱苷f。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