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文明花開耀絳州——新絳縣創建文明縣城工作側記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李玉婷 衛世新 賈體錦時間:2019-10-09

兒童福利院內,志愿者們定期前來看望孩子,送去暖暖的溫情;“萬安桃花節”上,400余名干部群眾上演快閃《我和我的祖國》,唱出對偉大祖國的真情告白;昔日混亂嘈雜的馬路市場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規劃有序的農貿市場;街頭亂停亂放的車輛不見了,交通環境井然有序;博物館、科技館、規劃館正從一張張藍圖,變為拔地而起的地標建筑……

2016年以來,新絳縣以文明縣城創建為抓手,協同推進衛生城市、生態園林城市、食品安全城市和優秀旅游城市創建“五城同創”工作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各項事業有條不紊、順利進行。

如今的新絳,群眾素質不斷提升,市容村貌煥然一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文明縣城創建“內外兼修”,基礎設施建設和群眾文明素養同步提升,不僅“面子光”,而且“里子亮”。文明之花開放在古城每個角落,浸潤著34萬新絳兒女。

創新宣傳,人人參與,讓文明內化于心

3月20日,新絳縣2018年“最美好少年”頒獎典禮在縣職教中心禮堂舉行,對2018年在全縣涌現出的最美孝心好少年、最美誠信好少年、最美明禮好少年、最美書香好少年、最美創新好少年等進行表彰,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孝老愛親、文明禮儀、誠實守信、讀書求知、勇于創新的感人事跡和美好情操,在全縣引起了廣泛關注。

在新絳縣還有這樣的一支隊伍,他們去敬老院幫老人洗衣服,給貧困戶送米面油,去特殊學校助殘,幫助失學的孩子完成學業……到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就是新絳縣愛心公益聯盟的志愿者們。目前,該縣愛心公益聯盟已有會員700人,來自于新絳的各行各業。他們的工作不同,有農民、工人、商人,他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們卻用愛心溫暖著這個社會,開展了助殘濟困、助醫助學、社區服務、安老扶幼等一系列公益活動,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送去了關愛與溫暖,成為傳遞正能量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為了進一步傳播社會正能量、弘揚時代新風尚,新絳縣積極宣傳各類先進典型和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跡,在全縣營造學模范、敬模范、做模范的濃厚氛圍,不斷發揮先進人物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從8月開始,新絳縣科協干部楊飛有了一項新的“使命”,從早上7點半到8點半,他會穿上熒光馬甲,披上志愿服務綬帶,持引導小旗,與其他志愿者一起,參與“文明交通、安全出行”活動。而他們的任務,是對違反交通規則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和教育,協助交警維持交通秩序。

為期兩個月的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開展以來,新絳縣廣大人民群眾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法律意識、規則意識、文明意識有了極大提升,在全社會營造出“文明交通你我同行,文明城市你我共建”的濃厚氛圍。

不僅如此,為了讓文明內化為每個群眾的自覺行為,新絳縣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2018年11月,我們以閻壁村為試點,率先在全縣開始了‘星級文明戶’創評工作。”陽王鎮黨委書記趙麗萍介紹說,“星級文明戶的評選,充分發揮了家庭在傳承文明、弘揚美德、促進發展中的基礎作用,村民素質得到了極大提升。”

新絳縣將“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作為引導全縣家庭成員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的一種途徑,以家庭的平等、文明、和睦、穩定,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和安定團結。

該縣還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住建局、交通局、市監局、電視臺配合,共同制訂了創建文明縣城宣傳方案。街頭巷尾、出租車、公園等地隨處可見公益廣告的宣傳,內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絳市民文明公約、志愿服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等為主。該縣還在電視臺、政府網站、“名城新絳”微信公眾號等媒體推出專題專欄及曝光臺;在縣城標志性建筑、108國道入口、高速路口設置了大型公益宣傳版面;專門編排快板、干板腔、舞蹈、小品等節目在各大商場巡回演出;印制了10000余份《創建文明縣城,爭做文明公民》倡議書和《新絳公民文明手冊》,并組織全縣機關干部、志愿者和文明城市監督員,走上街頭、深入社區逐家逐戶進行發放,通過多形式、廣角度、全方位的宣傳,營造人人關注創建、人人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

優化機制,“堵疏”結合促長效

9月3日上午,新絳縣文聯主席蘭秀艷又一次來到了她所包聯的街道察看,沒走多遠,就在墻上發現了幾個醒目的黑字——“辦證”。她順藤摸瓜,找到了當事人。在對其進行了一番批評教育后,當事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主動對所噴小廣告內容進行了清理。如今,每天上班前后,到自己單位所包的街道上看看,成了該縣所有包街單位干部的一項工作常態。

新絳縣按照“疏堵結合,堵治標,疏治本,疏在堵先”的工作思路,在城區規劃了5個農貿市場、4個小吃城、4個停車場,實現了街道秩序規范化管理。針對店外經營、占道經營、流動攤點、亂停亂放、亂搭亂建、噪音污染等不文明問題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整治,使城區面貌明顯改善。選聘50名責任心強的老干部、退休職工成立了文明城市勸導員大隊,針對各類不文明現象進行勸導糾正,起到了發動群眾參與創建、自我管理、相互監督的獨特作用。

與此同時,全縣擴招50名交通輔警,增聘30名行政執法人員,全力解決執法力量薄弱問題。實行單位包街責任制,將縣城62條街巷廣場分到縣直69家單位進行包街整治,進行常態化管理。此外,投資建設數字化監管平臺,借鑒智慧城市管理模式,投資80余萬元率先建立起了文明城市數字化監管指揮平臺,實現了精細化、實時化、動態化管理。探索建立了考評新機制,采取“市民評干部、百姓評公仆”的辦法,聘請第三方對城區62條街巷定期進行考評打分、公開通報,強化各單位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該縣還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萬人集中大整治行動,并通過“兩競標一轉運”實現了城鄉生活垃圾處置一體化,使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大改善。通過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進行了環衛體制改革,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辦法,把環衛保潔和綠化推向市場。開展生態園林機關創建活動,全縣沿街擺放花壇353個,建成了2500米的生態圍墻及綠化帶,評選出7個生態園林機關和3個生態園林鄉鎮,精心打造了總長達5.2公里的文化墻,展現了新絳傳統文化特色,進一步提升了名城品位。

提升基礎設施,讓文明看得見摸得著

清晨時分,600余名群眾身穿運動服、手持彩旗,沿著新貫通的鳳凰路,參加“健步行”活動;新城體育館內,市民們跑步、打球,揮灑汗水;澄泥硯展覽館里,人們陶醉在一件件精美的藝術作品中,流連忘返。

在新絳最令市民自豪的是新城區建設。該縣新城區投資規模已近百億元,“七縱八橫”的核心區道路四通八達,白天花紅樹綠,夜間燈火通明。150多萬平方米的住宅小區建設得美麗如畫,新絳中學、人民醫院等一批重點民生工程順利入駐,公檢法、國土、環保等一批機關單位進駐,一批公益項目竣工交付使用,城市水系、人民公園、龍湖公園、博物館等一批重點項目已經完成和正在實施,如火如荼的新城區建設不僅帶動全縣的城鎮化,還成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重心。8平方公里的新城區由美好的理想變為宏偉的藍圖,新絳歷史文化名城也由此成為文化旅游名城,全縣人民希望和理想的“水在城中,城在綠中,人在畫中”的生態宜居城市逐漸變成了現實!

在提升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新絳縣明確了領導機構和責任分工,為扎實有效地開展創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城市建設、農村改造、景區修整、綠化工程、教育投入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讓新絳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更新更亮更美。

文明創建讓古城環境得到提升優化。重點景區改造工程的實施,讓絳州文廟、白臺寺、福勝寺等古建筑重現光彩,吸引各地游客前來觀光;新城區內,九原大道、西市路、鳳凰路等道路陸續完工,換上“新衣”;老城區內,橋北路等主要街道及13條小街小巷改造提升,“顏值”大大提升;檔案館、文化館相繼建成,豐富群眾生活……

與此同時,該縣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精心打造出2個連片整治示范區、5個省級美麗鄉村和10個省級環境整治示范村;完成了1.85萬畝高標準農田和新增糧食產能項目,提升了萬安油桃標準化出口基地、萬畝蔬菜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陽王中藥材標準化生產基地……

教育作為新絳的一張名片,縣委、縣政府更是站在教育優先發展的高度,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教育強縣,先后完成了新絳二中、西街實驗小學、縣幼兒園整體搬遷,順利完成77所項目校改薄工程,圓滿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驗收。為了適應城鎮化建設步伐,縣委、縣政府又啟動了新城幼兒園、新城小學、新城初中和智慧校園建設工程,使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

大道通衢寬敞整潔,廣場綠地花團錦簇,窗口服務文明熱情,市場環境井然有序,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社區鄰里團結互助。諸多變化背后,折射的是新絳縣委、縣政府下大力氣創建文明縣城、開展“五城同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力度。新絳人民正用行動,把“美麗家園自己建設,幸福生活自己創造”的夢想一步步變成現實。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