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8-13
★王鵬飛經過刻苦學習和努力,成為山西省檢察技術專家人才庫成員,被國家司法部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為司法會計師,也是運城市人民檢察院唯一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權的司法會計鑒定人員,曾參與山西省多個大要案件的司法會計鑒定工作。
★同事們都知道,需要什么資料,給老王說一聲,他就能快速、準確地找到,并且會按類別等進行排序、命名,按對方需要的電子格式傳輸。
★家屬院近一半住戶都養狗,狗糞一度隨處可見,居民意見很大。王鵬飛便通知養狗住戶開會,要求自覺管好自家狗,采取獎懲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記者 解世忠 范楚喬 實習生 蘭雪峰

1995年12月,王鵬飛轉業分配到運城市人民檢察院。
近20年里,他時刻不忘軍人本色,繼續發揚部隊優良作風,苦練新本領,在新崗位上作出突出成績。
攻克“1.09”
王鵬飛轉業時已過了40歲。
他雖然努力地學習專業知識,用5年時間取得了山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律專業大專學歷,但沒有通過初任檢察官考試和司法考試,沒能成為一名人民檢察官,成為他今生的一大遺憾。
但他經過刻苦學習和努力,成為山西省檢察技術專家人才庫成員,被國家司法部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為司法會計師,也是運城市人民檢察院唯一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權的司法會計鑒定人員,曾參與山西省多個大要案件的司法會計鑒定工作,每次都不負眾望。
1996年,王鵬飛被派往晉城,參加省政府組織的煤炭檢查組。一年中,他一門心思投入工作,很少回家,不是在查賬,就是往返于全國各地調查取證。
那時,老母親健在,他不能常伴左右;妻子身體不好,他無法分擔家務;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沉迷于足球,學習成績嚴重下滑,他難以盡父親責任……
多年后想起這些事,他仍覺得對家人有愧。
2014年6月,王鵬飛和長治市檢察院一位同志奉命對山西省某某廳長涉嫌受賄案件的資料進行司法會計鑒定。該案涉案人數和待查賬目多,工作量巨大,時間也很緊。
在涉及某當事人父親的股票賬戶中,有1筆賬目多次核算誤差始終為1.09元。
中投公司配合查賬的人員表示,時隔太久,工作人員都換了很多個,要想查清楚,難度很大,況且只有1.09元……
王鵬飛明白他的意思,但司法會計鑒定原則要求核查時不能有1分錢誤差。于是,他要求從股東開戶查起,用計算器逐筆統計、對比,最終查出了問題所在,由證券公司出具了情況說明。
王鵬飛將該情況進行了特別說明,向原山西省檢察院反貪局出具了長達36頁的司法會計檢驗報告,為法院判決提供了重要證據。王鵬飛因此受到了上級的表揚。
破譯“天書”
在技術處,王鵬飛不僅負責司法會計鑒定,還承擔著同步錄音錄像、現場勘查及各類會議、活動的錄像、照相工作。
隨著電子化、數字化的發展,單位許多業務都要用新技術、新設備來完成。面對這些“天書”,王鵬飛弱鳥先飛,自學錄像、照相、修圖、視頻編輯等技術,還取得了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合格證,是單位里少數“數碼達人”之一。
2005年,全省檢察系統推行局域網、語音網、視頻網三網建設時,王鵬飛已經51歲了,學習這些新鮮事物,令他感到明顯吃力,但他并沒有放棄。
聽不懂,記不住,咋辦?錄下來,反復學。培訓期間,他用錄像設備將課程全部錄了下來,晚上“回放”,一句一句學,一點一點“啃”。
2006年,全國檢察機關開始推廣同步錄音錄像工作,要求訊(詢)問犯罪嫌疑人和證人時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為確保完成任務,王鵬飛除了掌握設備性能外,還嚴格按技術規范操作,經常配合業務部門辦案8個小時以上,有時甚至通宵達旦,從未誤事。
老王講究當日事、當日畢,總要把手頭的工作做完才下班,認真度和專業度在單位數一數二。
老王做事很認真,待人也很熱情。
市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文濤主持編寫兩月一期的內刊《運城檢察》,他需要照片便會聯系王鵬飛。王鵬飛總會把照片分門別類、篩選打包后給他。
該院檢察技術處副處長任永軍說:“我入伍時,王鵬飛就任我們部隊的軍需科長。2010年競爭上崗時,我當了技術處副處長,他卻因年齡大,仍然是一名科員。但他從不以老自居,對我的工作非常支持。”
老王的辦公室內,整齊擺放著大量的錄影帶、光盤,電腦旁還放著多個硬盤。同事們都知道,需要什么資料,給老王說一聲,他就能快速、準確地找到,并且會按類別等進行排序、命名,按對方需要的電子格式傳輸。
20多年間,他先后為機關各類會議及活動錄像、照相3500余次,參與訊問、詢問犯罪嫌疑人、證人同步錄音錄像213次,參與司法會計鑒定和文證審查案件103件。
“老王同志是單位的一塊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處處長荊彩亮稱贊道。
因為認真,王鵬飛還曾被單位以文件形式任命為簽到小組成員,有的領導工作時間不在崗,他也從不包庇,如實記錄。
機關的宣傳條幅被風刮掉,老王看到后便將其掛好;辦公樓門口的地墊移位,老王發現了就把它歸位;樓道里有煙頭、紙屑,老王經過時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巧理“萬緒”
家屬院事情千頭萬緒,往往出力不討好。
王鵬飛和家屬院管委會的同事卻義務將運城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家屬院36戶居民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2000年,該家屬院建成后,部分事務由機關行政處負責。居民推選了3名管理人員,王鵬飛是其中之一。2009年,機關搬遷新址后,家屬院實行自主管理,王鵬飛再次被選為管委會成員。
后來,因搬家、身體不適等原因,現只剩下兩名管理人員。各項費用的收繳和日常管理工作,大部分落到王鵬飛肩上,他“照單全收”,不要分文補助。
家屬院現住人員的構成比較復雜,許多租戶經常十天半個月見不到人,管理起來挺麻煩。怎么辦?王鵬飛組織大家制定、修改管理制度,靠制度管人。每到收水電費、管理費、取暖費時,老王就搬上桌椅,坐在大門口“蹲守”,不分冬夏。
曾經有一個租戶,老王多次通知其交費,但她都不理會,后來干脆關機不接電話。王鵬飛只好按規定用手機記錄下她家的剩余電量,將電表“清零”。
這下,不得了了。該租戶找到王鵬飛,不分青紅皂白地和他大吵大嚷。王鵬飛解釋,他是按制度管理,并不是故意而為,只要是家屬院的住戶,就應該遵守規定。該租戶理解后便交了相關費用,王鵬飛這才將她家電表之前剩余的電量進行了恢復。
收費還不是最麻煩的。
常年36戶購電,隨到隨購;每次收費前,王鵬飛都要挨家挨戶搬開每一塊水泥板抄水表;每月都要到電業局和自來水公司繳納水電費;冬天還得和熱力公司協調供暖事宜,收繳暖氣費。
他電腦里的“第二家屬院”文件夾,保存著多年來各項收費的Excel統計表,從戶名到日期、用量、金額,登記得非常詳細。每次出差前,他都會把電表全部檢查一遍,通知電量不多的住戶及時購電,免得影響生活。
家屬院近一半住戶都養狗,狗糞一度隨處可見,居民反響強烈。王鵬飛便通知養狗住戶開會,要求自覺管好自家狗,采取獎懲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王鵬飛常說,家屬院就是個“大家”,在家就應該項項有人管,事事有人做。正因為他堅持原則,辦事認真,才得到了院里住戶的信任。收費也從一開始的兩天繳不齊,到現在半天基本繳全。
老王做的何止這些,門衛因病住院,他便把被褥搬到門房去看大門;院內樹枝靠近電線不安全,他就爬到十多米高的樹上砍去多余樹枝;大門口施工,他直接站在污水道里,用背扛起水泥板,和工人一起施工;平時誰家暖氣漏水、電路出故障,他也第一時間前去幫忙查看、維修;一位老年人出門忘帶鑰匙,他搬來梯子爬上房頂,再把梯子移到院里,把門開開;包括鄰里間發生矛盾,住戶們也請他去調解……
“家屬院沒有物業公司,老王把大部分工作都承擔了,義務為大家服務了近20年,非常不簡單!”一位老住戶這么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