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張秋明時間:2019-08-12
聽戲、書法、看體育比賽,是父親的三大愛好。
父親85歲因病離開了我們,屈指算來已逾13年了。每每想起他對蒲劇的癡迷,對書法的鐘情,對體育的熱愛,一件件往事就浮現在我的眼前,使我心中久久難以平復。
父親生于1922年,16歲就到新絳縣城一個叫泰合興的藥店當學徒。1956年公私合營參加工作,經下放勞動,再到恢復工作,直到退休,他在醫藥行業摸爬滾打一生,也歷經了種種磨難。
老人家喜歡蒲劇,在朋友圈是出了名的。年輕時,但凡有名家演出,父親不管路途遠近,不管工作多忙,一定要抽出時間觀看。像閻逢春的《祭靈》《跑城》,王存才的《掛畫》《殺狗》,王天明的《城空計》《清風亭》,楊虎山《薛剛反朝》等經典劇目,他不知看過多少遍。他不僅愛看戲、聽戲,還會唱許多名段。我經常能看到父親飯后閉目坐在沙發上手打節拍,一邊聽錄音,一邊輕唱,如癡如醉。
父親從小練就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當學徒時,他小小年紀,不僅每天要干繁重的體力活,而且要照顧老掌柜的飲食起居,只有晚上才有時間坐下來練習。那時寫信、記賬等都使用毛筆,字寫得不好,老板瞧不起,同事也看不起,只有加倍努力、精益求精,才能獨當一面。改革開放初期,電腦還未普及,單位的各種規章制度都要用毛筆書寫,然后裝框上墻。父親為保證質量,工作十分認真,書寫每張規章制度,都能做到一字不落、一字不錯、規整雋秀,經常受到領導表揚和同事們好評。上世紀80年代,每逢春節,父親都要義務為同事、親朋、好友書寫春聯好幾百副,雖然辛苦,但樂此不疲。他快80歲時,眼睛做了一次白內障手術,盡管如此,仍堅持寫字。
父親喜歡看體育賽事,尤其愛看乒乓球比賽。上世紀90年代,父親的糖尿病和老寒腿病已很嚴重,但他只要知道有乒乓球比賽,就嚷嚷著早早吃飯,端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有時時間太晚,母親讓他早點休息,父親非要看完,說這是“善始善終”,讓我們哭笑不得。2001年7月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后,父親非常高興。老人家信心十足,堅持每天鍛煉身體,說一定要活到2008年,到時雖不能去北京觀看比賽,也要在電視前給咱們中國隊加油吶喊。但是,父親這個美好愿望最終沒能實現。奧運會開幕當天,我特意在父親的遺像前,上了三炷香,也算告慰了父親的在天之靈。
如今時過境遷,我也將近花甲之年,時常感嘆歲月如梭。每當回憶起父親的點點滴滴,心中仍然泛起他老人家和藹又偉岸的形象,仿佛就在昨日,就在眼前。他生前樸實無華,嫻靜淡然,對兒女關懷備至,對孫輩疼愛有加,對生活充滿無限熱愛,可愛可親,可敬可欽,我們難以忘懷,銘記在心。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