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

全市教育大會召開 劉志宏出席并講話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王文軍 鄭菲時間:2019-06-27

劉志宏在全市教育大會上強調

集中力量打好“教育強市牌” 奮力拓展運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劉志宏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教育工作的前進方向,圍繞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加快教育強市建設步伐,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集中力量打好“教育強市牌”,建設過硬教師隊伍,用最好的資源辦教育、用最好干部抓教育,搶占未來教育制高點。力爭到“十三五”末,實現“四個領先”:一是普惠性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和覆蓋率在全省領先;二是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全省領先;三是普高職高招生比、職業教育學生就業率、重點學科建設在全省領先;四是高中教育綜合改革、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考萬人達線率、全市高中本科達線率在全省領先,奮力拓展運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我市教育大會召開。圖為會議現場。 記者 閆鑫 攝

運城日報訊(記者 王文軍 鄭 菲)6月26日,全市教育大會召開。市委書記劉志宏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抓實干、開拓進取,打好“教育強市牌”,奮力拓展運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市委副書記儲祥好主持會議。市領導安雅文、周躍武、鄧雁平、王志峰、李濃、喬登州等出席會議。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杰作具體工作部署。副市長陳竹琴作總結講話。

市委書記劉志宏作重要講話。 記者 閆鑫 攝

市委副書記儲祥好主持會議。 記者 閆鑫 攝

劉志宏在講話中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運城教育有著非常深厚的傳統土壤和群眾基礎,在中華民族教育發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新中國成立以來,運城教育在全省一直就有著良好的口碑和聲譽。改革開放后,運城教育事業發展突飛猛進,為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市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思路和要求,以“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為總要求,以“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為總抓手,把教育事業始終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來謀劃、安排和部署,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加強教育系統干部隊伍建設,著力解決教育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全市教育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劉志宏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的召開,為推動教育現代化、打好“教育強市牌”、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重大機遇,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重要講話中提出的“九個堅持”,是我們黨深化教育工作規律性認識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準確理解把握“九個堅持”的內涵、要義和實質,牢牢把握新時代教育工作的前進方向。

劉志宏指出,教育強市是運城的一張王牌,教育也是運城的一大品牌、一大優勢、一大特點。打好“教育強市牌”,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運城的知名度和軟實力,增強運城發展的競爭力和硬實力。進入新時代,教育不僅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更要不斷創新、不斷進步,始終走在時代的最前列。要集中力量打好“教育強市牌”,加快教育現代化步伐,用新理念新思想聚集最優質的資源辦教育,努力搶占未來教育的制高點,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今后一個時期,運城教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是:到2022年,各級各類教育實現更高水平、更有質量的發展,建成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形成更加完備的現代教育制度體系。在全省實現“四個領先”:普惠性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和覆蓋率在全省領先,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全省領先,普高職高招生比、職業教育學生就業率、重點學科建設在全省領先,高中教育綜合改革、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考萬人達線率、全市高中本科達線率在全省領先。要讓運城教育事業與大運城建設的“三個戰略定位”“四大戰略目標”緊密呼應,做到在全國有強項、在中部有地位、在全省站前列,成為運城一張亮麗的名片。

劉志宏指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高等教育資源優化與整合,建設更多的本科院校。引進培育“雙師型”教師,提升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提高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加快推進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開展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提高高中教育核心競爭力。深化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試點,高度關注貧困地區農村兒童上學問題,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學前教育體系,保障城鄉適齡兒童接受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加強全市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擴大覆蓋面,提高教育與康復的有效性,為各類殘疾兒童提供教育、康復與保健服務。要堅持開放辦學,加快形成多方位、多層次、多領域的對外開放教育格局,使教育工作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加強對民辦學校的管理,引導民辦學校注重社會效益和公益屬性,決不能讓良心行業成為逐利產業。重視學校后勤管理工作,切實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服務。進一步厘清市區兩級教育管理職能,市級要重點抓好高職院校與高中教育,區級主要抓好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

劉志宏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引導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聽黨話、跟黨走,教育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樹立遠大理想,努力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弘揚勞動精神,加強品德教育,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激勵學生,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城鄉困境兒童、殘疾兒童和學習成長相對落后的學生,讓孩子們共享優質教育、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劉志宏指出,要建設過硬的教師隊伍。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增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加強對教師的考核與管理,研究制定科學的評價考核制度,引導教師熱心教學、專注教學、享受教學。把師資力量向教學一線傾斜。 

進一步健全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注重校長的培養和選擇,對校長業績進行綜合考評。著眼于“教好”“學好”“管好”,全面加快育人方式、辦學模式、保障機制改革,不斷健全教育管理制度體系,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劉志宏強調,要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用最好的干部抓教育,堅持新時期好干部標準,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面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隊伍建設,真正把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用最好的資源辦教育,堅持二流財政辦一流教育,牢固樹立“人民教育政府辦”理念,加大財政投入、強化資金保障,健全教育經費投入持續穩定增長機制,完善多渠道經費籌措機制。要全面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各縣(市、區)黨委和各級教育部門黨組織要切實履行好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上級黨組織的決定在教育系統不折不扣得到貫徹執行;學校黨組織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組織黨員教師積極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學校黨支部全面開展“兩評一考”,引導教師黨員履行黨員義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學校各項工作全面進步、全面發展。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緊緊抓在手上,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心培養和組織一支會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隊伍,用馬克思主義占領意識形態陣地。

會議就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全面部署。要圍繞“打好教育強市牌”,進一步增強做好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強隊伍建設,推進教育改革創新等方面走在前,不斷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要深化“三項改革”,進一步激發全市教育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理順教育管理機制體制,重點抓好“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持續深化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穩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讓教育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眾,成為推動大運城建設的強大內在動力。要突出“五個重點”,進一步提升全市教育事業的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擴大學前教育普惠性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國家級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全面抓好校園安全工作。要強化“三項舉措”,進一步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市提供堅強組織和保障。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在組織領導上再加強,資金投入上再加大,配套政策上再健全,確保教育改革發展各項任務落實落地,奮力推動我市教育事業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

第一次全體會議以視頻形式開到各縣(市、區)。第二次全體會議上,6家單位作了交流發言。會議進行了分組討論,審議了《運城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運城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

市法、檢兩長;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省垂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縣(市、區)長、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縣(市、區)長、教科局局長;市直大中專院校和中小學班子成員;市教育局班子成員等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縣(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當地分會場參加會議。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