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王 耀)從一部電話機、一臺路由器到一臺打印機、一臺觸控一體電腦,記者從垣曲縣農委了解到,隨著這些配備了相關設備的151家全新建成的益農信息社大多建成,標志著垣曲縣的益農信息社建設正式進入了信息員培訓階段。為了確保每一個信息社都能高標準建設,高標準運行,1月21日,垣曲縣農委聯合垣曲聯通公司、山西大和伊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開展了垣曲縣益農社信息進村入戶項目培訓會,推動該縣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
“有了益農信息社,咱農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樣在家門口繳費了。”培訓課上,提到信息員生活費用收繳的情況,長直鄉上澗村的信息員很是感慨,以后村里的益農信息社正式投入運營了,村民不僅繳話費、繳水電費方便了,甚至網購的東西都會先送到益農信息社,由信息員幫著分發。據了解,益農信息社主要提供三大類服務:一是政策技術咨詢等農業公益服務,二是水電氣繳費等便民服務,三是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村物流代辦等。
為了讓所有參加培訓的151名信息員都能接觸最先進的實踐經驗,垣曲縣農委、山西省聯通公司及山西大和科技公司,就益農信息社項目介紹、益農社平臺操作運用及農村電子商務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對即將陸續參加培訓的151名信息員進行了手把手的實踐培訓,以確保垣曲縣每個益農信息社都可以做到“六有”標準建設,即有場所、有人員、有設備、有寬帶、有網頁、有持續運營能力,打通城鄉數字鴻溝,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向農村聚集。
只有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擁有持續運營能力。記者在培訓會現場了解到,益農信息社建成后,后續工作十分重要,前來參加培訓的信息員除了要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外,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讓農民愿意從“益農信息社”中獲取、接受信息,辦理各種服務,提高村級“益農信息社”的認知度,要維持“益農信息社”長久運行,才能真正把“益農信息社”做大做好,為農民謀福利、創收獲、增收入。
“我們舉辦這次培訓,目的就是要打造一支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務、會經營的信息員隊伍,保障益農信息社持續穩定運營,提高益農信息社開展公益、便民、電商和培訓體驗,從而解決‘信息最后一公里’問題。”垣曲縣農委主任郭備戰在主持此次益農信息社培訓時說。
郭備戰告訴記者,雖然該縣在建設益農信息社的工作上完成度很高,但在人員配備、選點、加強協調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萬榮農委會高度重視,該換人的換人,該調點的調點,為垣曲縣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積極的貢獻。
(編輯 吳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