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8-09
趙振邦(1914—1944),陜西省合陽縣西銅鞮村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任汾南中心縣委委員和汾南武工隊隊長,1944年被黃河灘土匪殺害,時年30歲。
趙振邦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一家人靠父親扛長工糊口。后因父母相繼亡故,兄長姐妹逃往異鄉,他幾經周折,最后投靠大姐,到了榮河縣(今萬榮縣)薛吉村,給一家地主打長工。
1936年,中共地下黨員田園扮作賣油郎來到薛吉村,寄宿在趙振邦家中。油燈下,田園與他拉家常,講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三個月后,趙振邦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他倆各挑一副油擔,明里走村串巷賣油,暗里進行革命宣傳。他們先后在薛吉村周邊發展地下黨員20余人。
為打擊日寇的囂張氣焰,中共汾南中心縣委于1939年任命趙振邦為汾南中心縣委委員和汾南武工隊隊長,主要任務是打惡除奸、消滅日寇。他帶領武工隊隊員活躍于榮河、萬泉、猗氏、河津等地,在黃河沿岸一帶與日寇多次交戰,殲敵300多人。一次,他得知日軍要“掃蕩”南張村,便率隊秘密埋伏在村口莊稼地,擊斃敵軍數十名,有效打擊了敵人的“掃蕩”行動。
太岳部隊武器匱乏。1940年2月,趙振邦受黨派遣,化名“王波”,打入國民黨十五專署猗氏縣的警察局任大隊長。他冒著生命危險,搜集敵人情報,并秘密運輸槍支彈藥和糧食,充實太岳武裝,圓滿完成任務。
日寇瘋狂實行“三光”政策,晉南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汾南中心縣委遭到破壞。1943年,黨組織考慮到趙振邦的安全,調他到晉東南工作,他執意不肯,說:“我參加革命才幾年,為黨和人民做的事情太少,一定要帶領武工隊和敵人戰斗到底。”在他的請求下,黨組織同意讓他繼續在晉南開展抗日救亡活動。
1944年春,抗戰即將迎來勝利的曙光。但由于閻錫山的反共政策,我黨晉南地下抗日組織遭到嚴重破壞。3月,趙振邦身份暴露,組織再次通知他立即轉移,前往晉東南抗日根據地。臨行前,他召集榮河、萬泉、河津等縣相關同志開會。夜幕降臨,他安排武工隊隊員把守好本村(萬榮縣薛吉村)西、南、北三個入口,與榮河地下黨員寧海發,薛吉學校校長、地下黨員薛登科等人在家中話別并交接工作。
趙振邦曾參與策反黃河灘土匪雷哼哼(雷文清),使他加入抗日統一戰線。隨著閻錫山與我黨反目,雷哼哼投靠閻軍。他熟悉榮河一帶地下黨員的情況,大肆搜捕地下黨員和愛國人士。
一天,把守村西口的隊員叛變。這個叛徒將中共重要人物在趙振邦家聚集的消息密告給雷哼哼。雷哼哼率部包圍了薛吉村。晚上10時,武工隊隊員發現敵情,趙振邦當機立斷,帶領戰友拔槍向村南方向突圍,但終因寡不敵眾,退回家中。趙振邦和幾位領導以及隊員全部被捕。
隨后,薛登科當場被群眾保釋,武工隊骨干隊員李森淼機警脫逃。雷哼哼先是擺酒設宴,企圖收買趙振邦,說:“只要你把稷王山一帶的共產黨員交代清楚,我馬上放你,并保證你能在十五專署當大官。”趙振邦厲聲拒絕道:“我什么也不知道,什么官都不當。”敵人惱羞成怒,把他吊在村東槐樹上嚴刑拷打。
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趙振邦不為所動,守口如瓶。無奈之下,敵人只好將他和其他中共地下黨員帶回運城十五專署候審。十多天后,匪首雷哼哼將他押往閻錫山總部吉縣克難坡,途經稷山縣底史村時,將他殺害。同時罹難的還有寧海發、王真旺等共產黨員。
獲悉趙振邦等同志英勇就義,地下黨組織安排普通身份的老丁前去帶回烈士遺體,處理喪事。老丁帶著幾位鄉親,駕著套牛車于凌晨到達底史村溝邊,拉回了三位英烈的遺體,三位英烈當日被下葬。
出事當晚,趙振邦的妻子馮印絨攜幼子躲藏于南巷張廣弟家閣樓里的柴草堆中。敵人挨家搜捕到張廣弟家時,她緊緊摟抱著年幼的兒子躲在柴草中渾身哆嗦。張廣弟的母親冒著危險大膽周旋,說道:“那家人是外地人(陜西合陽籍),我們從不來往。”馮印絨母子這才躲過一劫。之后,組織安排馮印絨攜幼子轉移到丁樊村隱藏,直至榮河解放。
1991年4月1日,萬榮縣人民政府在薛吉村為趙振邦烈士立碑紀念。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