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鹽湖區魏風小學校長凌建紅:培養科技興趣 點燃科學火種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1-18

校園科技節現場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指出,著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面向中小學生實施科學素養培育“沃土計劃”。“這意味著在小學階段的科學教育不是拔尖,而是滋養每一名孩子的教育沃土,培養他們對科技的興趣,點燃熱愛科學的火種。”鹽湖區魏風小學校長凌建紅說。

為了更好地將國家政策變為具體實施的路徑和方法,凌建紅認為,校本課程的研發和推進至關重要。2023年,鹽湖區魏風小學推出“1431”科學課程體系:1個核心——以“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為核心;4項必做——開展科普閱讀、科學小實驗、科技節和學科活動;3項選做——組織科技研學、科學訓練營、科技校隊;1個特色——突出科技魏風特色,從輸入到輸出,從校內走向校外,旨在將科技教育深度融入育人全鏈條。

“科技類課程的打造至關重要,它強調觀察、思考與創新,重在動手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凌建紅認為,“當下的教育早已脫離了死記硬背的模式,我們鼓勵孩子在動手實踐中培養興趣,提升科技素養,這樣能夠更好地和中學階段的教育進行對接,為他們日后從事科學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在推進科技教育的過程中,還應著重發揮家庭的作用。“為了讓所有孩子參與其中,我們給每名孩子每個月至少安排了一次科學小實驗,其中大部分實驗需要在家長的監督下完成,此時家長的配合至關重要,良好的家庭科學氛圍與學校教育將發揮1+1>2的效果,有助于孩子們興趣的培養和習慣的養成。”凌建紅表示,為進一步發揮家校聯動的作用,可以通過家長進校園、家長會等多種方式,提高家長對科技教育的重視程度。

近些年,隨著AI工具的不斷普及和發展,其在教育中的應用場景也更加廣泛。目前,各地已經有一些小學開設了人工智能課程,利用AI技術推動各學科融合,助力科技教育改革升級。針對這一趨勢,凌建紅表示,未來,在繼續深耕校本課程的基礎上,學校將打造面向全校學生的人工智能通識課,把人工智能融入學科教學當中,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人工智能信息化素養,為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筑牢根基。

□記者 陳怡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