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時間:2025-11-18

11月17日,在田徑項目賽事開始前的暖場活動中,機器人和吉祥物喜洋洋在廣東奧體中心體育場賽跑。 新華社記者 江 漢 攝
數字系統讓“老館煥新”、綠電為運動場館節能減排、自動駕駛巴士在場館間安靜穿行……科技正全方位融入第十五屆全運會,為賽事注入智慧與溫度。
坐落于深圳福田區筆架山下的深圳體育中心體育館,是本屆全運會羽毛球和飛鏢項目的比賽場館。這座始建于1985年的深圳“老地標”,是深圳首個榮獲“魯班獎”的建筑。歷經六年改造提升,深圳體育館于2024年煥然一新,迎來新生。
“座位數從原來的6000個大幅提升至16000個?!鄙钲谑畜w育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專家呂佩蕾說,“體育館配備了可開合屋蓋、可移動斗屏和伸縮座椅,能快速實現羽毛球、籃球、網球、體操等16種高規格賽事的功能轉換?!?/p>
深圳體育中心體育場內,工作人員正悉心養護草坪,為全運會足球比賽的運動員提供最佳的競技體驗?!皩I足球場最重要的就是草坪。”呂佩蕾說,“我們挑選了經過草坪試種和專家論證的‘蘭引三號’草種,頂棚配備補光設備,地下安裝通風系統,既能快速排水,又能為草根降溫,確保高頻率賽事下的草坪狀態?!?/p>
通過智慧化改造,體育場內1100多個衛生間中,超過半數采用電子標識系統,可根據實時人流與票務數據靈活調整男、女廁位,有效緩解排隊壓力。
科技的力量同樣體現在新改造的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艾F場觀眾這么多,我居然能實時向朋友分享照片和視頻,網速太快了!”前來觀看全運會開幕式的田先生告訴記者,在數萬觀眾齊聚的場景下,他依然可以通過場館WiFi保持網絡暢通。
為保障高密場景下的網絡使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采用了華為智慧場館解決方案,借助WiFi 7先進覆蓋技術,部署超過900個無線接入點,在室內外區域實現了全面覆蓋的免費WiFi服務。即便在看臺區等高密度區域,WiFi 7也能精準覆蓋觀眾席與賽場,為超過8萬名觀眾提供穩定、高速的網絡連接。
在廣東奧體中心,主火炬以電光水霧的形式“燃燒”不息。通過南方電網設計的“源網荷儲”小型智能微電網系統,對儲能裝置進行精準調控,實現開幕式火炬100%綠電驅動。據廣東電網廣州供電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五運會廣州賽區所有場館將實現全程綠電供應。預計賽事期間,廣州奧體中心用電量將達到150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碳排放1.42萬噸。
科技的溫度,更在細節處悄然流淌。在廣州街頭,一批批自動駕駛巴士將觀眾送往比賽場館。車輛自主完成避障、轉彎、變道等操作,行駛平穩且安全?!胺较虮P自己轉動,行進起來非常平穩,看到無人駕駛真正走入生活,感覺很奇妙?!睆V州市民王女士贊嘆道。
全運會期間,廣州公交集團共投入19輛自動駕駛巴士,開通5條自動駕駛公交環線。除了公交車之外,廣州還聯合出行企業,投入260余臺自動駕駛車輛,在樞紐站場、入住酒店群、開幕式場館、媒體中心等重點場所之間開通11條保障線路,市民可輕松使用打車軟件叫車。
賽場內,運動員在科技賦能的場館中挑戰極限;賽場外,創新成果正悄然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當體育與科技相遇,當創新融入溫情,十五運會已超越一場體育賽事的范疇,成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映照著未來城市生活的智慧圖景。
(新華社記者 胡拿云 楊深深 新華社廣州11月17日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