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1-15
記者 邢智軒
晨7時40分,新絳縣龍興鎮衛生院的門診樓里已亮起燈光。一個身影穿梭在走廊間,安排當日工作、查看門診情況——他就是曾在新絳縣橫橋鎮中心衛生院堅守近十年,不久前調任龍興鎮衛生院擔任黨支部書記的王鵬。盡管崗位變了,但他那份“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初心始終如一。
“我是一名黨員,又是院長,群眾把健康托付給我,我沒有任何理由不沖在前面、干在實處。”王鵬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這位有著21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始終將初心使命扛在肩上,以黨建為引領,以服務為抓手,推動基層衛生院從“看病難、條件差”的舊貌,逐步蛻變為群眾信賴、服務完善、特色鮮明的基層衛生院。如今,他帶著在橫橋鎮中心衛生院積累的豐富經驗,奔赴龍興鎮衛生院,開啟新的服務征程。
精準規劃
打造群眾信賴的特色科室
“以前看慢性病都得往縣里跑,現在在鎮上就能看好,方便多了。”曾在橫橋鎮中心衛生院中醫科做理療的張大爺感慨道。他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疾病多年,如今在橫橋鎮中心衛生院就能接受系統的推拿、針灸治療。
這樣的變化,源自王鵬在橫橋鎮中心衛生院大力推行的“特色科室建設”戰略。王鵬告訴記者:“基層衛生院科室雖比較單一,但群眾仍愿意在‘家門口’看病。”他認為,只有完善科室設置,患者才能就近就醫。
內科是橫橋鎮中心衛生院的“老牌科室”,在王鵬的推動下,由副院長盧文輝牽頭,聚焦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等慢性病,推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日均門診量達70余人次,高峰時超過200人次。2024年,橫橋鎮中心衛生院接診門診患者3.3萬人次,收治住院患者2038人次,服務量穩居該縣鄉鎮衛生院前列。
中醫科更是“后來居上”。王鵬邀請醫術精湛、經驗深厚的中醫名家坐鎮指導,設立3個中醫診室、1個艾灸室、1個理療室,開展針灸、推拿、中藥調理等特色服務,對坐骨神經痛、帶狀皰疹、頸椎病等病癥療效顯著。
“我們要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這是咱共產黨員的責任。”王鵬常常在黨支部會議上這樣強調。如今,這句話也伴隨著他走進龍興鎮衛生院,繼續踐行。
銳意改革
推動衛生院“脫胎換骨”
“硬件不足,我們就建;人才不夠,我們就培育。共產黨員就是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王鵬深知,改革是發展的唯一出路,他展現出共產黨人敢闖敢試、銳意進取的寶貴品質。
在他的推動下,橫橋鎮中心衛生院新建了綜合門診樓,增設了骨科、外科、手術室、糖尿病專科、口腔科等臨床科室,以及放射科、超聲科等醫技科室。2024年7月,手術室正式啟用,至今已完成神經松解術等30余臺手術;同年8月成立的口腔科,已接診患者128人次,開展齲齒、根管治療40余例。
“以前骨折要去縣醫院拍片子,現在衛生院就有設備,省時省力又省錢。”一位曾在橫橋鎮中心衛生院做檢查的村民說。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是王鵬在橫橋鎮中心衛生院留下的堅實足跡。
在“軟件”提升上,王鵬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積極邀請上級醫院專家來院坐診,選派骨干外出進修,推動醫務人員能力整體提升。他還大力推行“醫防融合”,完善科室設置,調動職工積極性,推動形成“小病在鄉鎮,大病去縣城,康復回鄉鎮”的就醫新格局。他把黨小組建在科室上,讓黨員先鋒崗亮在服務窗口,使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這些經驗,如今也隨他一同走向新的工作崗位。
心系群眾
筑牢基層健康“防護網”
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王鵬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擺在前,他常說:“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群眾服務的,絕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私心雜念。”他是這樣要求的,更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在王鵬的帶領下,橫橋鎮中心衛生院的公共衛生服務成效顯著:2024年,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7.53%,舉辦健康講座102場,為2410名高血壓患者、396名糖尿病患者提供隨訪服務,為2481名老年人開展健康體檢,孕產婦產后訪視率100%……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更是深入人心,轄區簽約率72.75%,重點人群簽約率達87.26%,電子簽約率、續約率、履約率均保持高位運行。
十年磨一劍,初心不改。在王鵬的帶領下,橫橋鎮中心衛生院已從單一的基層醫療機構,發展為集內科、中醫科、糖尿病專科、慢病科、骨科、外科、口腔科等多科室于一體的綜合性衛生院。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服務群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王鵬告訴記者,“龍興鎮衛生院將繼續聚焦‘基礎醫療+特色服務’雙驅動,打造‘小專科、大全科、強能力和一院一特色’的發展格局,讓龍興鎮的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番話是對龍興鎮群眾的承諾。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