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市中心醫院兒內科:筑就晉南兒童醫療高地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1-05

精準診療

治療臺上擺滿已配好的點滴。

秋冬時節,患病兒童明顯增多。在市中心醫院兒內科,接診室里擠滿了前來就診的患兒。聽心肺、看扁桃體、測體溫、開檢查單,當班醫護忙個不停。過去的一年里,兒內科以門診量95831人次、住院患兒3395人次,為晉南區域兒童筑就了一方“生命綠洲”。

市中心醫院兒科成立于1955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畢業后教育為一體的運城市重點專科,2014年成為國家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20年,市中心醫院順應“以患者為中心”的時代潮流,推動科室向專科化、精細化發展,將兒科拆分為兒內科、新生兒科。成立以來,兒內科以專業和真情護佑少年兒童的健康,托起一個個家庭的希望。

“回顧兒內科這5年的發展,不僅是國內兒科醫療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也見證了兒科醫療服務不斷進階的歷程。”市中心醫院兒內科主任常素芳說。


愛心護理

學科筑基:讓罕見病患兒有“醫”靠

研究顯示,約50%的罕見病在出生或兒童期發病,并且常累及多系統、多器官,表現復雜。市中心醫院兒內科堅持傳統優勢與醫療特色相結合,多學科協作與專業領域深耕相結合,近5年來診治百余名疑難罕見病患兒,涉及10余種疾病。

2021年12月的一天,3歲的芳芳(化名)因高燒不退、偶發抽搐、極度嗜睡被父母帶到了兒內科:“大夫,你看看我的孩子。在我們當地都住院好幾天了,但始終不見好轉。”接診醫生李海霞耐心地為芳芳進行了全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芳芳的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均呈陽性。而最讓李海霞揪心的,是芳芳的頭顱MRI(磁共振成像)顯示,其雙側小腦齒狀核、雙側丘腦及雙側側腦室旁多發異常信號。這意味著,芳芳患上了急性壞死性腦病。

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數據顯示,兒童急性壞死性腦病是一種少見、快速進展、危及生命的感染相關性急性腦病。冬季相對高發,5歲以下兒童較多見。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誘發因素,可繼發于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人皰疹病毒-6等感染,其病死率高達30%以上,完全康復比例10%左右。

面對這一危急狀況,兒內科迅速決定給予芳芳免疫治療(激素+丙球)、線粒體修復治療和其他對癥治療。得益于發現及時、處理得當,芳芳的預后情況理想,順利出院。出院時,李海霞叮囑芳芳的父母:“一定要按時、按質進行康復治療,有問題隨時聯系。”

打開兒內科的文件柜,肺囊性纖維化、肺含鐵血黃素沉積癥、肝豆狀核變性、塑型性支氣管炎、周期性發熱、黑熱病、肺動靜脈瘺、先天性皮膚發育不全……數十個疑難罕見病的病例安靜地“躺”在柜內。文字沉默無語,但背后的故事令人揪心。

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性腎炎、狼瘡性腦病、急性腎損傷、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3級(176/129mmHg)、肺炎、胸腔積液、心包積液、高脂血癥、高凝狀態……這段長長的文字不是醫學生的上課筆記,而是萱萱的診斷書。“她今年才11歲啊,醫生救救我的孩子吧!”拿著薄薄的一紙診斷,萱萱的父母癱坐在椅子上。

“住院頭3天,萱萱的血紅蛋白從149g/L下降到124g/L,白細胞計數從6.05×10^9/L降到不足4×10^9/L。為抑制其體內的‘炎癥風暴’,我們分兩次為其置換了6000毫升的血漿,幾乎相當于萱萱的全身血液換了兩遍。可以說,這里絕大多數病例均為運城市首例確診的患兒,但危重癥救治成功率達99%以上。”常素芳說。

為提升診斷能力,兒內科堅持學科發展為基,分別確立了兒童呼吸、神經、內分泌、消化、心血管、腎臟、重癥、風濕免疫、兒童保健、兒童中西醫結合等多個亞專業,開設了PICU(兒科重癥監護室)病房,率先開展了支氣管鏡下支氣管肺泡灌洗、視頻腦電圖檢查、呼出氣一氧化氮測定、兒童肺功能檢測、過敏性疾病皮膚變應原點刺技術、血清特異性IgE檢測、舌下脫敏治療、生物制劑治療變態反應性疾病及風濕免疫性疾病等多項新技術。

同時,兒內科積極推動醫教研協同發展,開展藥物臨床試驗10項。其中,預防嬰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一項評估MK-1654用于健康早產兒和足月兒保護效力和安全性的IIb/III期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研究”項目入組病例數位居全國第一,并成功通過了國家藥監局項目核查。

醫療驅動:讓診療更規范、更標準

10歲的小力(化名)于2022年被診斷患有哮喘,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用藥史。一年后,因為病情反復,小力的父母帶他前往西安就診,顯示重度阻塞性肺通氣障礙,哮喘基因陽性,確診患上了難治性哮喘。考慮到長期就診需要,小力父母選擇回到家鄉就診。

針對小力的病癥,兒內科接診醫生景龍在原有的信必可都保、孟魯司特、西替利嗪3種藥物外,加入了新的靶向治療藥物“奧馬珠單抗”,主要針對過敏性疾病中的一個重要炎癥介質IgE進行阻斷治療,并隨時根據病情具體調整劑量。2024年6月,檢查顯示,小力重度阻塞性肺通氣障礙變為中度。2025年7月,最近的一次檢查顯示,小力的癥狀得到穩定控制,急性發作減少。

回憶起小力的治療經歷,景龍覺得頗具代表性:“不少父母在孩子出現癥狀時一般選擇去診所或自行購藥治療,癥狀好轉后便不再管理,導致哮喘漏診或診斷不足。”

近年來,來該科治療的患兒中,小力這樣的孩子不少見。“哮喘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異質性疾病,以反復發作的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為主要臨床表現,常在夜間和凌晨發作加劇。近30年來,我國兒童哮喘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作為兒童期最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哮喘嚴重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并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部分患兒在確診后,還容易因癥狀不明顯而忽視每日規范用藥,進而導致病情復發、加重,甚至進展為重度哮喘。據悉,我國55%~70%哮喘患者處于控制不佳狀態。”常素芳說,近年來,兒內科持續推進診療服務規范化、標準化,提升醫護人員專業能力,逐步構建起從篩查、診斷、治療到長期隨訪的兒童哮喘全病程管理模式。

該科室配備先進的肺功能檢測儀、FeNO(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設備、高頻振蕩通氣呼吸機等,可開展各種病原學宏基因檢測、全外顯子基因測序,為精準診斷和有效治療提供了堅實保障,并嚴格遵循國內外最新指南,積極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教學理念應用于臨床實踐,持續推動診療技術進步。2019年9月,市中心醫院兒內科獲中國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稱號,標志著該院在兒童哮喘的規范化診療、管理及教育方面達國內先進水平。

服務賦能:讓兒科不再是“啞科”

因為患兒年齡小,不能準確表達病情,加之病情變化迅速,風險性更高,故兒科在業內又被稱為“啞科”。如何讓“啞科”不“啞”?兒內科給出的答案是——打造有溫度的科室,提供有關懷的醫療。

近年來,兒內科打造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的適兒化就醫環境,最大限度舒緩孩子就醫時的恐懼。初入診區,便可見墻上張貼的卡通貼紙、絢麗的兒童畫作、指示牌、溫馨提示等,童趣細節處處彰顯,有效緩解了患兒就醫時的緊張情緒。同時,診區的“無尖角”設計及四周可見的宣教欄,也使家長在等待就診中得到一絲慰藉。

“你看,這一張小卡片,解決了我的大問題。”王女士的孩子剛剛因病住進了兒內科。剛一入院,護士就把一張小卡片遞給了她。“我只需要手機掃描名片上的二維碼,就可以享受用藥咨詢、直通藥師、愉悅床旁用藥指導等服務。一點小創新,解決了家長的大問題。”讓王女士贊不絕口的,是2025年5月,兒內科聯合藥學部推出的“兒童安全用藥小助手”服務。

  “這里的醫護人員貼心、細心,真正做到了一切為了孩子著想。”一名患兒的父親李先生說,去年冬天,他帶孩子來這里看病,由于天氣寒冷,醫生在給孩子聽診前,貼心地將聽診器金屬頭握在手里捂熱。這個舉動讓他頗感溫暖。“雖然是一個很小的舉動,但折射出的是醫護人員的愛心與貼心、用心與專業。”李先生說。

與此同時,為普及兒童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兒童及照護人健康素養水平,兒內科堅持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科普教育:各候診區擺放健康教育宣傳欄,宣傳普及兒童健康常識;兒童節、各種疾病日等時間節點開展義診;組織專家走進社區、學校、鄉村,普及疾病科普知識;醫護人員為患兒家長組建微信群,利用網絡便利及時為家長答疑解惑……

在醫生辦公室的墻上,掛滿了患者出院時贈送的錦旗:“醫術精湛傳四方、醫德高尚暖人心”“德醫雙馨、醫者楷模”“醫者父母心、仁心暖患者”……這是他們用真誠對待患者,用真心、真意的樸素情懷溫暖患兒及家長心靈的最有效見證。

圖文/記者 王耀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