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10-29
“墓碑上的戶籍地終于對了,檔案里的‘病故’也更正為‘犧牲’,俺叔的英雄事跡能被世人銘記,俺們全家都踏實了!”近日,在永濟市卿頭鎮尚志村,卜祥瑞烈士的親屬握住永濟市檢察院檢察官的手久久不愿放開。
今年3月,一則來自“益心為公”志愿者的信息牽動了永濟市檢察院檢察官的心:“尚志村村口的卜祥瑞烈士紀念碑裂了好幾個縫,碑體傾斜,連個保護標識都沒有,看著快塌了!”
檢察官立刻前往尚志村實地查看。在村口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上,一座簡陋的墓碑孤零零地矗立著,碑體多處剝落,露出里面的碎石,雨水沖刷的痕跡在碑面上留下深淺不一的污漬,碑文中“卜祥瑞烈士之位”的字跡已有些模糊?!斑@塊碑是村里人十幾年前湊錢立的,沒人管沒人問,風吹日曬就成這樣了?!贝迕裰钢茡p的墓碑嘆氣。
更讓人揪心的問題在后續調查中逐漸浮現。在永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檔案柜里,1973年《永濟縣病故軍人登記花名冊》上,記載著卜祥瑞“1958年在理塘縣病故”;而另一本《“三屬戶”撫恤金花名冊》中,卜祥瑞的母親被列為烈屬。
“如果是病故,為何家屬能享受烈屬待遇?如果是烈士,檔案里為何寫的是病故?烈士的事跡不能被歷史塵封,身份更不能被錯誤記載!”永濟市檢察院決定立案調查。
為查清事實,永濟市檢察院檢察官趕往卜祥瑞烈士的安葬地——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東南緣的理塘縣。
檢察官在理塘縣檔案館查到,1958年11月的《烈士評定批復文件》中明確寫著:卜祥瑞同志在民改平叛戰斗中英勇犧牲,特追認為革命烈士。
通過調取檔案、走訪當地老黨員,更多細節被一一還原——卜祥瑞1931年出生于山西省虞鄉縣尚志村(在今永濟市內),1949年5月參軍入伍,后隨部隊進駐四川,轉業到理塘。1958年8月,卜祥瑞為保護群眾安全,與叛亂分子英勇搏斗,不幸中彈犧牲。同年11月,經上級部門批準,卜祥瑞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安葬于理塘縣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第263號墓碑上,“卜祥瑞烈士之墓”幾個字蒼勁有力,戶籍地一欄寫著“小白縣”。經過檢索,檢察官在山西省并未找到小白縣,只找到晉中市太谷區小白鄉。經與太谷區檢察院核實,小白鄉從未設立過縣區,理塘縣檔案中所載的卜祥瑞出生地虞鄉縣如今是永濟市虞鄉鎮,因此卜祥瑞戶籍地應為山西永濟,“虞鄉”被誤寫成了“小白”!
查清事實只是第一步,糾正錯誤、維護英烈權益才是關鍵。
今年5月12日,永濟市檢察院向永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糾正檔案中病故的錯誤記載,明確卜祥瑞烈士身份;補全中華英烈網信息,讓烈士事跡被更多人知曉;對英烈紀念設施進行規范保護,消除安全隱患。
收到檢察建議后,永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迅速行動,組織專人核對歷史檔案,以正式文件形式糾正病故記載,確認卜祥瑞烈士身份,按程序將其生平事跡、犧牲經過等信息上報,推動中華英烈網完善相關內容。
針對墓碑戶籍地錯誤這一“跨區域問題”,永濟市檢察院主動聯系理塘縣檢察院推進整改。兩地檢察機關聯合當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召開視頻協調會,敲定墓碑更正方案。今年6月,理塘縣烈士陵園的工作人員將墓碑上的“小白縣”鑿去,重新刻上“虞鄉縣”三個字。
同時,永濟市檢察院聯合永濟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及時向烈士家屬講述了卜祥瑞革命事跡,告知其事跡將納入永濟地方志下次修訂內容。
日前,該院對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檔案錯誤已糾正、墓碑字跡已更正、網絡信息已補全……這場英烈保護行動,終于畫上了句號。
吳楊澤 王鵬翔 孫晨晨 李曉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