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山地戶外不該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來源:新華社時間:2025-10-15

□新華社記者 王沁鷗 李麗

雙節假期前后,一系列山地戶外事故引發關注。青海二百余人徒步被困;近千人因暴雪被困珠峰東坡;三名中國公民在澳大利亞登山徒步時身亡;一游客在四川黨嶺徒步時失溫休克……

近年來,走向戶外漸成時尚。但大美自然里不僅有“詩和遠方”,亦潛藏風險。多名專業人士接受新華社采訪表示,山地戶外運動需做周全準備,不可“說走就走”,應大力科普戶外風險,推廣戶外安全教育,促進全民戶外運動素養提升。

戶外不是公園景點:環境復雜風險多發

近期登山、徒步事故因何多發?在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雷東風看來,這是戶外行業爆發式增長期面臨的陣痛。

“戶外運動熱度飆升,社交媒體‘打卡’風又盛行,讓更多人愿意走進自然,這是好的趨勢。但參與者多,尤其是新手多了,事故數量也會相應上升。”他說。

中國登山協會發布的《2024中國大陸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報告》指出,低海拔登山、徒步、穿越的事故數量高居各類活動前三,近兩年三項事故之和占總事故比例均在80%以上,這主要由于其技術難度相對較低,參與人數大幅提升,而低門檻也易導致參與者放松警惕。

“對‘小白’來說,首先應當明白戶外不是公園景點,而是個復雜環境。山地徒步也不是普通意義的旅行,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不可放松警惕。”北京市登山運動協會副會長胡松說,新人涌入,對戶外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名專家表示,環境多變是引發危險的主要原因。“比如失溫,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夏天也可能發生,只要汗、冷、風這三個要素齊全。”北京藍天救援隊山野組隊長曹春利說,海拔高的山峰,山腳和山頂的天氣天差地別;哪怕幾天前的降雨,也會導致山路濕滑松軟……

突發疾病也易造成風險。在曹春利的救援經歷中,腸胃不適是野外遇險的“第一殺手”;戶外動植物多,一些人會突發過敏;同時,是否發生高原反應和體能好壞也沒有直接關系。

胡松說:“山野不是公園也不是健身房,嚴格意義上它都不是鍛煉身體的地方,而應是你做足準備之后,檢驗綜合能力的地方。”

專家提醒,無論對于新手老手,無論在任何時候,山地戶外運動都不該成為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徒步不能“說走就走”:對照做好四大準備

進入山野之前應做哪些準備?雷東風等建議,愛好者可從人、環境、裝備、組織流程這四大風險因素入手,對照檢查。

“人”指個人體能和出行同伴素質。“要詳細了解路線的海拔、長度、爬升等信息,上下山和走平路的體能消耗不一樣,一般認為山里五公里相當于平地十公里。”曹春利說,如果初涉戶外,可從一些森林公園里人工修葺的徒步步道開始嘗試。

同時,結伴出行是戶外運動的基本要求,并最好由專業領隊帶領。但目前,市面上“領隊”“俱樂部”五花八門,如何判斷其資質?

“首先,告訴你三四千米的徒步是‘新手路線’的,肯定不太靠譜。高海拔就沒有入門級路線。”胡松說,“最好選擇在工商部門注冊的戶外運動公司或在民政部門注冊的戶外俱樂部。”

而選領隊時,中國登山協會頒發的山地戶外指導員證、高山向導證,是目前行業內最權威的技能資格認證。

胡松介紹,這些資格證有初、中、高級之分。初級山地戶外指導員證僅培訓單日山地徒步活動,不包含露營,中高級指導員才培訓多日活動的技能。因此,選擇領隊可根據活動時長加以鑒別。

此外,各地登協頒發的向導、協作證件也可作為領隊水平的背書。但各地證件名稱不盡相同,最好前往官方平臺核對真偽。比如,四川省登山戶外運動協會的微信小程序上就有證書查詢功能。

“環境”指天氣、地貌、水文、動植物、人文等多方面因素。“比如北京周邊地區的酸棗,有鋒利的長刺,出現過小朋友好奇去抓但是被劃傷的情況。”胡松說,野外看到不熟悉的動植物,不要隨便觸摸。曹春利提示:“最好不要走沒路的地方,小碎石比你想象的要濕滑。”

“裝備”要根據環境情況準備。是否有詳細的強制裝備清單,也可成為新手篩選領隊的標準之一。曹春利給出了他的必帶物品——保溫毯、求生哨、常備藥(比如腸胃藥、過敏藥)、碘伏或創可貼。

雷東風提醒:“不要把徒步登山等同于公園爬山”,切不可穿著皮鞋襯衫就上。而胡松則建議不論行程長短都要帶上頭燈,“萬一白天回不來呢?頭燈能解放雙手,夜間行走更安全”。

“組織流程”也需要“以防萬一”。雷東風建議,戶外計劃一定要把各種意外情況納入考量,尤其不能忽略小概率極端天氣發生的可能,有可能遇險時要堅決下撤。此外,要確保所購保險險種能對相應情況進行賠付。

監管難以“時時在場”:多管齊下依法追責

雙節假期中的部分事故或因無資質領隊操作不當所致。雷東風建議,民政部門在接受戶外運動俱樂部成立申請時,可考慮將行業協會的資質認定納入審核條件。

然而,戶外運動的特殊性在于,其活動區域的開放性導致監管不可能面面俱到、時時在場。

雙節假期期間,記者在某平臺以“徒步團”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隨機選擇了一些聲稱可帶團的領隊交流,發現他們大多不屬于有經營執照的戶外公司,僅為個人帶隊的“驢友”;對于同一條路線,他們彼此之間對于其難度的描述也差異較大。然而,他們都聲稱自己能進入徒步區域,有的說自己只要和普通游客一樣買票進門即可,有的則是因為前往區域本來就是“野山”。

“登山、徒步等活動一直存在監管難題,山區不可能像城市公園一樣把整片區域圍起來,行業協會也沒有執法權。”胡松直言,雖然登山等活動被列入了高危體育賽事活動名錄,相應活動亦有《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許可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行約束,但偷登、無證帶團、違規穿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等行為每年仍時有發生。

業內人士建議,一方面,行業協會和監管部門應嚴格審查機構、人員資質,網絡平臺應加強對發布戶外運動帶團信息賬號的審核,景區等戶外運動場所應加強極端天氣提醒等應急系統建設。此外,一旦出事,對確有違法行為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但另一方面,每個戶外運動參與者也應成為“自身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不過,業內也呼吁客觀理性看待戶外運動中出現的風險。“運動中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可因噎廢食。只要科學計劃、做足準備,風險是可控的。”胡松表示,開放的山野是全社會的財富,雖會遇到波折,但走向自然的腳步不應被叫停。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