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0-13
□暢滿增
人與人相處,最難在“度”。愛說話與不愛說話、愛操心與不愛操心、愛幫人與不愛幫人,從人性來講,都是客觀存在。說話、操心、幫人的時機恰當,便是對與利;反之,則是錯與弊。
愛幫人、愛操心出發點是好的,但還須有“智慧”,講“方法”。心地善良之人看到親友有事沒做完、沒做好,便想幫、想說、想改變,但常遭人怨嗔,甚至反目,于是陷入“費力不討好”、委屈、糾結、苦悶之尷尬境地。這也真應驗了古人“近則怨”“遠則恭”之讖言。為什么?萬事有度,著力即差,熱情有余,智慧方法不足之由也!
近日看到一小視頻《允許一切發生,你會強大得可怕》,講的恰是這個問題,令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視頻言道:“你要允許親人撞南墻,因為疼痛是最好的老師。就像你當年摔過的跤、吃過的虧,別人曾經勸不動你,如今也成了你的鎧甲?!彼€給出簡單判斷標準:“如果他沒主動問你怎么辦,你提出建議就是打擾;如果他摔疼了,回頭看你,給他遞杯溫水,并且對他說,早知道如此,會更加珍貴。如此,你會發現少了說教的內耗,關系反而更松弛,接受了他要走的彎路,你才能騰出手走好自己的路?!?/p>
這讓我想起大文豪蘇軾臨終的故事。公元1101年,蘇軾寫下絕筆詩:“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睆浟糁H,好友守在他身旁。錢世雄湊近說:“固先生平生履踐至此,更須著力?!币鉃槟氵@輩子篤信佛法,臨終再加把勁,就功德圓滿了。蘇東坡莞爾一笑,留下最后四個字:“著力即差。”
“著力即差”,是蘇軾的終極感悟。如果用力過猛,那就落了下乘;當你太過使勁、在意,那就錯了。真正的處世之道應是輕松自然、順勢而為。
“著力即差,適度為佳;萬事有度,順遂為高?!庇纱?,我悟出生活的快樂秘籍:萬物生長皆有規律,人生亦須順其自然。有時學會放手,生活自會給出最好答案。萬事不刻意,人生才如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