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9-30
運城晚報訊(記者 陶登肖)9月29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運城市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近年來,我市按照“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的發展思路,緊緊依托糧、果、菜、畜、食用菌、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促進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推動運城農業由賣原字號向賣制成品轉變。
具體表現在:現有農產品加工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59家,年加工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企業3家,5億元至10億元企業2家,2024年全市農產品精深加工集群產值320億元,龍頭企業數量持續增加;初步形成果品蔬菜、飲品釀品、主食糕點、中藥材、肉蛋制品五大產業集群;現有綠色有機農產品229個、地理標志產品32個、有機旱作·晉品10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55個、圳品110個,10個中國馳名商標,53個省級著名商標,3個中華老字號品牌,2個三晉老字號品牌,4個山西精品,產品品牌持續擦亮。
為促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運城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步伐,我市出臺了《運城市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6個方面14條措施。
一是培優育強行業主體。涉及2條措施,主要是在壯大龍頭企業、培育聯合體、延伸產業鏈等方面予以激勵和扶持,旨在解決龍頭不強、種(養)加脫節、產業斷鏈等問題。
二是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涉及3條措施,主要是在建設加工園區、壯大集聚規模,完善公共服務、吸引企業入駐等方面予以激勵和扶持,旨在解決園區集聚度低、服務能力弱、企業數量少等問題。
三是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涉及3條措施,主要是在鼓勵企業參展、爭取市場訂單、打造優質品牌等方面予以激勵和扶持,旨在解決品牌意識不強、市場影響不夠、產品多而不精等問題。
四是優化金融服務供給。涉及2條措施,主要是在銀行擔保授信、企業貸款貼息等方面予以激勵和扶持,旨在解決農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
五是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涉及3條措施,主要是在研發費用投入、技術成果轉化、標準制定等方面予以激勵和扶持,旨在解決創新基礎薄弱、產品研發落后、發展動能不強等問題。
六是發揮聯農帶農效應。涉及1條措施,主要是對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予以獎勵,旨在拓展務工渠道,解決農村居民收入增速不快問題。
《措施》適用于運城市行政區域范圍,自印發之日起施行,至2028年12月31日止。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加緊制定具體實施指導意見,確保《措施》盡快落地。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