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9-29
鹽湖區以“熱愛鹽湖 共促發展”為主題,吸引廣大青年學子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鄉村社區等,扎根實踐、服務社會、錘煉本領。
共青團芮城縣委組織返鄉大學生開展“青春興晉 團聚芮城”2024年大學生實習實訓暑期研學活動。
共青團聞喜縣委組織開展返鄉大學生暑期研學活動。本次活動以“深植家國情懷、認知鄉土巨變、鍛造實踐能力”為內核,吸引了返家鄉大學生踴躍參與。
……
今年以來,全市共發布實習實訓崗位5871個,吸引來運學生4180人,合作實習項目52個,組織對接中央財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蘭州大學等36所高校的60個“三下鄉”實踐團隊,圍繞“紅色研學”“鄉村全面振興”“基層治理”“發展成就”等方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我市實習實訓大學生申請數、合作數、到崗數、團隊數、項目數均位列全省第一,“實習運城”品牌效應持續提升。
這些是我市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聚焦機關單位工作運行缺力量、地方基層社會治理缺人手、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缺場景等現實問題,統籌整合各級各部門各高校資源,精心部署、精準對接、精細服務的成果。
我市積極構建“市、縣、鄉三級聯動+組織、教育、財政、人社、團委五方協同”工作體系,實現“早部署、早對接、早啟動”。提前3個月制定《實習實訓工作指南》,并建立市、縣、鄉三級咨詢服務體系,受理咨詢900余次,為大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同時,主動與相關單位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研究解決實習實訓各類問題10次,并搶抓暑假前的“黃金窗口期”,與37所高校建立生源基地聯絡群,實現政策推送全覆蓋。
在精準施策方面,我市圍繞人才工作“六有”目標,實行大學生專業特長、工作意向與崗位要求的“三維匹配”模式。發布崗位5874個,涵蓋政務實踐、企業實踐、鄉村振興等多種類別,滿足了青年學生成長發展與實踐單位用人的雙向需求。通過“雙向選擇、就近就便”的方式推動實習合作,指導大學生依據自身意愿和專業特長精準選擇實習崗位,服務大學生4700余人,實習合作率達90.5%以上。
為了實現全域發動,我市構建了“線上+線下+社群”立體化宣傳矩陣。開展“名校學子運城行動”,組織高校師生實地打卡,深入了解運城文化歷史與社會發展成就。舉辦“實習運城”短視頻創作大賽,征集作品237件,播放量突破500萬次。建立“1+13+N”新媒體矩陣,發布實習實訓信息320條,閱讀量超100萬次,吸引4773名學生報名申請,達成合作4295人。
在服務保障方面,我市嚴格落實實習實訓工作要求,構建了“五個一”服務保障體系。為68所合作高校實習學生提供免費住宿,協調市人社局每月發放1290元的生活補貼,為3431名實習學生購買人身意外保險,讓學生們能夠安心、舒心、放心地實習。同時,開展崗前培訓,配備實踐導師,實行“一對一”師徒制,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工作崗位。
從我市的實踐來看,2025年,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政府主導作用明顯,通過構建多方協同的工作體系,為實習實訓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精準對接需求,通過“三維匹配”模式,實現了崗位供給與人才需求的精準對接,提高了實習實訓的質量和效果;三是注重宣傳推廣,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宣傳動員,提高了“實習運城”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四是服務保障到位,為大學生提供了全方位、全過程的服務保障,讓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實習實訓。
2025年,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在我市的積極推動下,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通過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全域發動和全程服務,我市為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習實訓環境和機會,促進了人才的培養和發展,也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我市將不斷完善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機制,提高實習實訓的質量和水平,為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作出更大的貢獻。
(記者 陶登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