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沁人椒香漫山野 產業映紅振興路

——夏縣埝掌鎮棗廟村“逆襲”記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9-27

秋分時節,金風送爽。步入夏縣埝掌鎮棗廟村,起伏的丘陵間,連片的花椒樹隨風搖曳,空氣里浸潤著一股沁人的麻香。農戶們置身椒林,指尖輕巧地摘下一串串絳紅色的椒果,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村民趙引慶正在晾曬場忙碌,望著鋪滿地面的花椒,笑容樸實而燦爛:“今年花椒長得格外好,咱這‘紅果果’真成了‘金豆豆’!”

從昔日畝入百元收入的貧瘠山村,到如今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的花椒專業村——棗廟村的蛻變,離不開那一粒小小花椒的“逆襲”,更離不開始終飄揚在鄉村振興一線的鮮紅黨旗。

育特色產業

荒山結出“致富果”

棗廟村地處山區,土地貧瘠、水源匱乏。過去,村民多以種植玉米、小麥為主,畝均純收入不過幾百元。青壯年紛紛外出謀生,農村勞動力流失一度成為村莊發展的痛點。

轉變始于一次因地制宜的產業選擇。

“咱們這山高坡陡、光照充足,雖然不適宜大規模種植糧食,卻是花椒生長的天然寶地。”棗廟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周永平說。在該村黨支部帶領下,全村轉向花椒規模化種植,并成立四季飄香花椒專業合作社,逐步構建起“黨支部+合作社+園區+農戶”的聯動機制。

短短十余年,花椒種植面積從零星試點擴展到約8000畝,畝產達100公斤,畝均純利潤躍升至2000元,花椒產業成為帶動村民增收的強勁引擎。“花椒產業讓村民畝收入實現了從百元到千元的跨越。”埝掌鎮干部楊琴介紹,2024年,棗廟村集體經濟收入近50萬元,其中花椒產業為集體經濟增收超3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1萬元。

產業規模有了,品牌更要響亮。棗廟村緊盯“一鄉一品”發展路徑,設立“夏都名優特產”埝掌展銷中心,并積極探索花椒油、花椒芽菜等衍生產品,推動產業鏈向精深加工拓展。“我們不光要種得好,更要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市場。”周永平說。

在鎮黨委的支持下,棗廟村成功注冊“禹鄉紅”花椒品牌,先后獲得“三品一標”和“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認證,產業發展成效還受到央視財經頻道的關注報道。如今,“禹鄉紅”花椒不僅進入北京新發地市場,更遠銷澳大利亞。該村還積極拓展電商渠道,開設抖音直播間,讓椒香飄得更遠,讓村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每年7月至9月花椒采摘季,可輻射帶動周邊近2600人務工增收。“這小小的花椒,真是我們的‘搖錢樹’。”村民紛紛感慨。

強組織引領

黨員織就“服務網”

花椒采收,時節不等人。“椒紅一時,人手緊張,黨員先上。”這已成為棗廟村黨員的共同行動。每到收獲季,一支由黨員組成的“助農摘椒隊”便活躍在椒林間。

“我們分成小組,哪家缺人手,我們就支援到哪里。”黨員侯燕燕一邊熟練地摘椒一邊說。她所在的“產業發展黨小組”,是該村黨支部下設的功能型黨小組之一,由黨員對接包聯農戶,提供從技術指導、成本管控到病蟲害防治的全流程服務,成為椒農信賴的“紅色幫手”。

棗廟村黨支部堅持將黨建引領作為推動產業發展和基層治理的“紅色引擎”,積極探索把黨小組建在村事上。通過科學設崗定責、設立黨員示范崗、劃分黨員責任區,推動黨員先鋒在田間地頭、村頭巷尾“落地生根”。

同時,村黨支部響應鎮黨委號召實踐“一核三微”基層治理模式,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在功能型黨小組下延伸設立政策宣講、花椒采摘、環境美化、關愛老幼等微組織。每月召開的座談會推動微組織規范運行,實現服務到戶、治理到人。

田間地頭,產品運銷微組織為椒農直播帶貨、對接客商;農家書屋,關愛老幼微組織定期為老人讀報、陪孩子閱讀;村頭巷尾,矛盾調解微組織用鄉音鄉情化解糾紛……一支支微組織如毛細血管深入村莊肌理。村民王明娟感慨:“如今吵嘴傳閑話的少了,讀書報鍛煉的多了;鄰里糾紛少了,互助合作多了,文明新風漸漸暖了人心。”

筑和美鄉村

沃土培厚“幸福根”

走入今天的棗廟村,柏油路干凈暢通,文化廣場設施齊全,房前屋后綠樹成蔭。對比幾年前合并之初基礎薄弱、村情復雜的狀況,可謂煥然一新。

“我們立足村情民意,從村民最關切的水、路、管網改造實事抓起。”周永平說。近年來,該村扎實推進下水道改造、飲水管網更新、道路提升三大工程,并拓寬田間道路50公里,村容村貌實現“美麗蛻變”。同時,聚焦“交通沿線、村莊街巷、農戶庭院、田間地頭”四大區域,持續開展“六亂”整治,累計動員360余人次,清理生活垃圾800余立方米,整治亂堆亂放40余處,村莊從“一時凈”向“持久美”邁進。

硬件提升之余,軟服務也在同步升溫。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的村黨群服務中心,已成為棗廟村村民辦事、學習、活動的“核心陣地”。“一站式”服務、干部代辦、定期走訪等機制,把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該村黨支部還嚴把黨員“入口關、教育關、管理關”,近3年發展黨員6名,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4名,儲備后備干部16名、鄉土人才40名,為鄉村發展注入“青春動能”。棗廟村先后榮獲運城市級“文明村”、“夏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

立足宜業宜居沃土,棗廟村村“兩委”的目光投向更遠的未來:重點建設百畝優質花椒示范園,引進優良品種以提升效益;盤活閑置資源,打造集倉儲、加工、展銷、電商于一體的花椒交易中心;聯合周邊村莊推動農文旅融合,持續舉辦花椒觀光文化節等活動,共建特色產業帶,拓寬振興之路。

“接下來,我們將以創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為抓手,把組織優勢、生態優勢、治理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和民心優勢,實現產業興、環境美、人心齊、風氣正,全力推動‘一帶兩園四鎮’建設。”埝掌鎮黨委書記郝鵬飛表示。

夕陽映照,椒香如故。萬畝椒園中,黨旗高揚,村民忙碌,歡聲笑語交織。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鋪展開來。

本報記者 許 菲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