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三門峽日報時間:2025-09-11
近日,三門峽市陜州區慈善總會收到來自無錫市濱湖區慈善基金會的5.83萬元困難中學生資助金。這筆承載著千里情誼的善款,不僅為當地困難學子送來希望,還讓一段“百年善緣”再度升溫。
三門峽與無錫的這段善緣始于1929年的“西北大饑荒”。無錫慈善家施襄臣、過智修等人不遠千里奔赴古陜州,搭設粥場賑災放粥,挽救無數生命。年僅37歲的過智修因積勞成疾,長眠于救災途中。這段感人事跡還被陜州區蒲劇保護傳承中心精心排演為大型蒲劇現代戲《秋賑圖》。
今年5月,無錫市濱湖區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程紅一行到訪陜州,與當地慈善總會共憶往事,共話發展。7月,陜州區慈善總會發起“百年善緣,誠邀助學”倡議,經無錫市濱湖區慈善基金會公眾號發布后,迅速牽動無錫愛心人士的心。
85歲的老兵徐崇禮夫婦,雖行動不便,且不會操作手機轉賬,仍執意捐款。濱湖區慈善基金會工作人員登門時,老人鄭重遞上積攢多年的2萬元現金;由新四軍老戰士秦洪創辦的無錫恒海希望工程,在秦洪去世后,其子秦小兵接過愛心接力棒,發動募集3.8萬元助學善款。
千里之外的善舉也感召了本地愛心人士。陜州區優秀退役軍人、“河南好人”馬金亮主動捐款3萬元,為此次助學行動添磚加瓦。
從1929年的賑災善舉到如今的助學接力,三門峽、無錫兩市的“百年善緣”正在新時代續寫新篇,這份跨越地域與時光的愛心,將為更多困難學子照亮前行之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