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臨汾日報時間:2025-09-08

初秋時節,走進古縣古陽鎮凌云村的油葵種植基地,一幅豐收的畫卷映入眼簾。陽光的照耀下,大片油葵競相開放,在田野間鋪就一片燦爛的花海。不遠處,另一些油葵已沉甸甸地彎下腰,顆顆圓潤飽滿,散發著誘人的豐收氣息。
這片充滿希望的油葵地,是今年凌云村首次嘗試種植的“試驗田”。凌云村集體經濟薄弱,為打破這一困境,村“兩委”班子主動擔當作為,多次外出考察調研、反復論證,最終大膽決定引種油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新路徑。
為實現連片規模化種植,凌云村以每畝300元的價格,從村民手中流轉了170余畝土地。“看,這些油葵的長勢非常不錯,今年肯定是個好收成!”站在田埂上,凌云村黨支部委員楊云峰隨手剝開一粒飽滿的葵花籽,臉上滿是喜悅與自豪。他介紹說,今年油葵長勢良好,預計整體產量十分可觀,大家對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前景充滿了期待。
油葵的種植充分利用了凌云村核桃林地,大幅提升了土地的綜合經濟效益。凌云村有眾多樹齡超百年的核桃樹,核桃是村民增收的傳統經濟作物,但核桃地里不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導致土地效益未能完全發揮。為此,凌云村發揮油葵的特性,獨創出“核桃+油葵”林下立體種植模式,“樹上結核桃,樹下產油葵”,有效盤活了核桃林地,實現了核桃樹與油葵共生共榮,取得了“一地雙收”效果。
油葵的種植還為凌云村帶來了“生態+旅游”的雙重驚喜。凌云村毗鄰霍山云頂小鎮,每到油葵開花的季節,大片金燦燦的油葵成為了山間最亮麗的風景線。連片的油葵與百年核桃林相映成趣,吸引了周邊縣市乃至外地的眾多游客專程前來觀賞打卡。游客們穿梭在田地間,或拍照留念,或親近自然,不僅為油葵基地增添了旺盛人氣,也為村里帶來了一定的旅游附屬收益,讓村民們切實感受到了“美麗經濟”的魅力。
油葵即將成熟,凌云村早早為葵花籽的銷路做好了規劃。村里與食用油加工廠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收獲的油葵籽直接由加工廠加工,轉化為食用植物油。這種“田間到工廠”的直供模式,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有效保障了村集體收益,為油葵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是我們今年種植的170余畝油葵,現在已經進入成熟階段,預計還有一個多月就能采收。”楊云峰站在油葵基地里,望著眼前這片豐收的景象,語氣中滿是自豪,“油葵種植是我們村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實踐,它不僅為村集體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通過實實在在的收益,讓村民們看到了林下種植的經濟效益。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總結今年的種植經驗,加大技術推廣力度,同時做好市場調研,計劃明年擴大種植規模,激發農民的種植積極性,為后續引導更多人參與油葵種植、拓寬增收渠道打下堅實基礎。”
如今的凌云村,以“核桃+油葵”為起點,正一步步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林下經濟之路,通過不斷創新發展、優化產業結構,讓林下經濟真正成為推動村集體經濟壯大、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為助力鄉村振興持續添磚加瓦。
文/圖/視頻 臨汾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文軍 尹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