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8-27
“以前剝完柚子、獼猴桃、蘋果等水果的泡沫網袋,隨手就丟進垃圾桶,現在,我家廚房、衛生間到處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近日,在鹽湖區東城街道府東街社區的“環保生活小妙招”分享會上,居民李女士舉著用水果泡沫網袋改造的肥皂托,向鄰居們展示其濾水效果。
水果泡沫網袋質地輕盈、緩沖性強,是水果運輸的“保護衣”,但使用后常因“無用”被隨意丟棄,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因難以自然降解給環境帶來壓力。如今,從普通市民的廚房實踐到社區組織的創意活動,一場水果泡沫網袋的“變形革命”,讓不起眼的小網袋成為點綴家居、傳遞環保理念的“香餑餑”。
廚房“神器”:濾水清潔樣樣行 解決日常小煩惱
肥皂泡軟浪費、菜板滑動危險、洗碗布藏污納垢,這是市民王女士曾經常遇到的難題,而水果泡沫網袋讓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在她的廚房水槽邊,一個撐開的柚子泡沫網袋掛在水龍頭上,肥皂放在網袋里,底部孔洞不斷濾掉多余水分,肥皂始終保持干爽。“以前一塊肥皂用10天左右就軟得沒法用,現在能用20多天,省了不少錢。”王女士笑著說,用了一周的網袋會附著肥皂水,她還會用其擦拭水槽邊緣的油污,“不用額外倒洗潔精,油污一擦就掉,清潔完直接扔掉,比抹布衛生多了。”
家住鹽湖區北城街道的張女士,則把水果泡沫網袋變成了“一次性百潔布”。每天下班回家洗碗,她都會取出提前剪好的網袋方塊,蘸點水就能輕松去除碗碟上的油污。“傳統百潔布用幾天就黏糊糊的,容易滋生細菌,網袋用完就扔,不用費心清洗。”張女士說,她還會將網袋套在清潔海綿外,用來刷鍋底的頑固污漬,“網袋的紋理有摩擦力,比單獨用海綿清潔力強,刷完后鍋底干干凈凈的。”
在防滑方面,水果泡沫網袋也成了“秘密武器”。劉女士曾因菜板滑動差點切到手,后來她剪了兩塊獼猴桃的網袋墊在菜板下方,“網袋能增加摩擦力,不管是切肉還是揉面,菜板都紋絲不動。”她還把網袋剪成圓形,墊在剛出鍋的砂鍋、搪瓷碗底部,“端熱碗時不燙手,放在玻璃餐桌上也不會刮花桌面,關鍵是不花錢。”
家務“幫手”:減震隔熱全hold住 低成本應對生活場景
“搬家時最擔心易碎品摔碎,沒想到攢的水果泡沫網袋派上了大用場!”前不久剛搬新家的市民李先生,用20多個水果泡沫網袋解決了易碎品搬運難題。他將網袋逐個套在紅酒瓶、陶瓷碗外側,再放進紙箱分層擺放。“運輸過程中沒有一件物品損壞,比買氣泡膜省錢,而且網袋用完還能留著下次用。”趙偉說,現在家里的玻璃罐、保溫杯外側都套著網袋,“既防止磕碰掉漆,拿在手里也不滑,一舉兩得。”
對于喜歡自制飲品的年輕人來說,水果泡沫網袋還是貼心的“隔熱小助手”。大學生萌萌夏天常泡檸檬水,冬天愛沖熱奶茶,她會將完整的橙子網袋套在杯子外側,“握著不冰手也不燙手,比硅膠杯套輕便,臟了直接換新的,特別衛生。”她還和室友一起,用不同顏色的網袋剪成方形,疊在一起做成桌面隔熱墊,“我們用粉色、綠色的網袋拼了個愛心圖案,放在宿舍桌子上,同學都問在哪兒買的,我說是廢物改造的,大家都很驚訝。”
在家具防護和防滑方面,水果泡沫網袋也發揮著大作用。市民張先生考慮到家里的木椅椅腿容易刮花地板,便把水果泡沫網袋剪成5厘米長的小段,逐個套在椅腿上。“網袋柔軟有彈性,不僅能保護地板,還能減少椅子移動時的噪音,鄰居都來問我這‘防滑墊’在哪兒買的。”張先生還將網袋墊在客廳地毯下方,“以前地毯總愛跑偏,墊上網袋后牢牢固定在地上,打掃衛生時再也不用先挪地毯了。”
客廳“擺件”:手工DIY掀熱潮 環保理念扎根鄰里間
“大家看,把網袋剪成條狀,用熱熔膠固定在舊塑料瓶上,再涂上天藍色顏料,一個漂亮的花瓶就做好了!”在府東街社區舉辦的“變廢為寶”主題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正帶領居民制作手工藝品。居民王女士拿著剛做好的“彩虹花瓶”,笑得合不攏嘴:“我用家里攢的紅、黃、綠三種網袋拼的,插上家里的綠蘿,放在窗臺上特別好看。以前這些網袋都扔了,現在能做成工藝品,還能和老姐妹們一起玩,日子過得特別充實。”
在手工課現場,居民們的創意層出不窮:有人將網袋折疊成圓形,縫上紐扣當眼睛、毛線當耳朵,做成小兔子、小熊掛件;有人把網袋剪成細條,編織成小巧的收納籃,用來裝鑰匙、發卡;還有人用網袋制作小燈籠,準備掛在家里,裝點客廳。
如今,越來越多市民發現了水果泡沫網袋這種“田間廢料”的實用價值,將其改造成肥皂托、百潔布、隔熱墊甚至手工藝品,既解決了生活小難題,又踐行了環保理念,成為綠色生活的新風尚。
□記者 趙茜 文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