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8-20
8月18日,市委五屆九次全會舉行,聽取和討論了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運城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建設“一城兩區三門戶”,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運城新篇章的決定》,激勵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錨定目標抓關鍵、實干擔當勇爭先。
藍圖催人奮進。如何一步一個腳印把習近平總書記為山西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走出會場,與會人員激情澎湃、信心滿懷。大家紛紛表示,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考察運城重要指示精神,深學細悟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錨定目標、開拓進取,以更強的擔當和更實的舉措,將其轉化為干事創業的任務書、路線圖,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運城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聚焦轉型破局,激活高質量發展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產業轉型升級提出新要求。全會指出,要堅定有序推進轉型發展,統籌好揚優勢與補短板的平衡,統籌好新舊動能轉換的過渡銜接,統籌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傾力打造“三大門戶”,構建具有運城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運城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對貫徹落實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安排,進一步明確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運城實踐的任務舉措,堅定了譜寫新篇章、爭創新佳績的信心和力量。”永濟市委書記、市長謝澎表示,要堅持干字當頭、狠抓落實,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聚力打造先進制造強市、品牌農業強市、新興旅游強市和活力生態強市,堅定有序推進轉型發展,努力建設幸福家園、平安永濟,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使命擔當,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見到實效,一步一個腳印把全會的部署安排變為生動實踐和美好現實,全力爭當建設“一城兩區三門戶”排頭兵。
“市委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體現了4個特點:發展逆勢而上,令人振奮;藍圖擘畫鋪展,引人矚目;轉型步伐堅定,使人鼓舞;目標路徑清晰,催人奮進。”臨猗縣委書記靳國全表示,作為全市的農業大縣、果業大縣,要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全會各項轉型決策部署,錨定“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堅決扛起全市農業轉型重任,在品種優化、模式創新、外貿出口、數字農業上持續攻堅突破,以實打實的工作成效為奮力建設富裕文明幸福的好運之城貢獻臨猗力量。
“將以本次全會精神為指引,全力抓好貫徹落實,緊扣‘轉型’核心任務,錨定‘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奮力蹚出招商引資新路徑。”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招商投資促進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黃鋒斌表示,要深挖資源潛力,推動產業升級。依托我市農業、文旅等特有資源,突破傳統開發與利用模式,招引具備相應領域成熟經驗與技術的企業,推動資源價值深度挖掘,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轉型動能。要聚焦新興產業,培育轉型引擎。立足現有產業基礎,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加強與科技型企業對接合作,重點招引“合汽生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推動傳統制造業與新興技術融合,搶占新質生產力制高點,為轉型注入持久動力。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樊雙全表示,要抓能源轉型。加快垣曲、絳縣抽水蓄能電站和一批風電光伏等綠色能源、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布局建設新型儲能、地熱能試點項目。要抓提振消費。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著力做優生活性服務業,做強生產性服務業,做大新興服務業,加快推進服務業融合發展、提質增效擴量;擴圍實施“兩新”政策,高質量推動“兩重”建設,多措并舉激發消費活力。要抓項目支撐。滾動更新、持續夯實明年和“十五五”項目謀劃儲備;突出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抓經濟運行。強化經濟運行分析研判,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縣域監測調度、分類指導。要抓規劃編制。加強市縣聯動,統籌推進全市“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力爭一批重大事項、重大項目納入國省規劃。
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趙自成表示,要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加大技改投入力度,重點推進雪花啤酒、佳鑫達等7家企業實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增強產品競爭力。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堅持延鏈補鏈強鏈,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在談的項目抓緊簽約;簽約的項目加快落地建設;在建的項目年底前全部投產。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加快引進機器人、通用航空、無人駕駛等未來產業,重點推進北京縱聯、中糧科工和中國物流、西飛領航總投資52.5億元的冷鏈物流和水產養殖項目。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營步伐和綠電園區、自貿片區的申建工作,謀劃建設國際合作園區,跨境電商產業園今年引進外貿企業100家,交易額實現10億元,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示范區。
守牢安全底線,為運城發展保駕護航
市委全會指出,要牢牢守住安全穩定底線,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防范化解各領域風險,守住兜牢民生保障、安全生產、生態環境、社會穩定底線。
市應急管理局作為全市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風險的主管部門、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的牽頭部門、整合優化應急力量和資源的組織部門,承擔著安全生產監管、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救援等多重職責。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程海龍表示,要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始終堅持以“責”為重,發揮安委辦綜合職能,厘清“一件事”全鏈條和各環節安全監管責任,擰緊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鏈條;堅持以“防”為先,助推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動態開展風險辨識評估,逐步夯實各行業領域安全基礎;堅持以“治”為本,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推進老舊設備升級改造,加快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建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堅持以“守”為基,健全監測預警、會商研判和臨災“叫應”等工作機制,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滅火和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堅持以“救”為底,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強化物資儲備,提升處突能力,守牢安全底線。
“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動員令和任務書。”新絳縣委書記宋志江表示,要堅決貫徹市委全會精神,聚焦“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找準定位、錨定方位,加快“一泓清水入黃河”重點項目建設,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作示范;要深挖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堅持鏈式思維,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全面推進絳州古城保護修復和活化利用,不斷塑造轉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聚力創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一以貫之抓好民生改善、安全穩定、黨的建設等重點工作。
本次全會明確了“資源轉型”的奮進方向、“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服務民生”的具體落點,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旸表示,要全面貫徹全會精神,錨定“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全力保障業有所就、勞有所得、老有所養。著力穩住全市就業根基,加密公共服務頻率,打造城鄉“15分鐘就業服務圈”,全年開展招聘1200場以上;實施“技能照亮前程”、特色勞務品牌建設提質升級行動,完善“一站式”就業增收鏈條,促進重點群體就業量質雙升;著力塑造勞動文明風尚,強化工資支付信息化預警,狠抓欠薪治理,堅決維護勞動者權益;著力兜牢社會保障底線,實施“參保擴面”行動,完善“家門口社保服務”,足額發放各類社保待遇,為全面建設富裕文明幸福的好運之城作出更大的貢獻。
市委全會為全市在新征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明確了路線圖和施工圖。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建庭表示,要牢牢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轉型路徑,努力統籌好揚優勢和補短板的平衡,緊盯市委凝心聚力建設“一城兩區三門戶”的具體要求,聚焦強化“一老一小”等重點民生保障服務,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全力推進民生實事建設。指導推動養老護理型床位顯著增加;高質量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市社會福利院“類家庭”項目建設;提升分層分類社會救助質效。深化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把領袖殷殷囑托和市委工作部署轉化為建設“一城兩區三門戶”的生動實踐。
強化責任擔當,讓全會藍圖落地見效
市委全會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建設“一城兩區三門戶”,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運城新篇章作出全面部署安排,與會人員在聆聽中凝聚共識,在討論中碰撞火花,在思考中明晰方向。大家紛紛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把各項工作抓實在抓具體,扎扎實實推動市委全會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非公和社會組織工委書記曹廣峰表示,要重點圍繞創建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主攻加強社會治理、突出抓好新興領域黨的建設、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抓好凝聚服務群眾工作、加強部門自身建設五大重點,深化新興領域黨建三年攻堅、雙報到雙服務、基層組織體系建設、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基層投入保障、小區規范運行、村社區事項準入等七大行動,選樹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網絡主播、網約家政員、社區網格員、物業從業者、友好場景工作者、志愿者等十大示范系列,推出覆蓋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鄉鎮(街道)、村(社區)、人民信訪、人民建議征集、志愿服務、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隊伍建設等百佳典型經驗,加快構建社會工作發展新格局,為建設富裕文明幸福的好運之城作出積極貢獻。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范安軍表示,要以市委全會精神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通過實施紅色課程融合、紅色研學實踐、紅色文化浸潤“三紅工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社會責任感和開拓創新精神。要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力度,積極構建同人口變化相適配的公共教育資源體系,推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讓孩子們享有更優質的啟蒙教育;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縮小城鄉、校際差距,盡量使每個孩子都能公平接受高質量教育;努力提升高中教育質量,促進高中教育優質特色發展,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求。同時,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支持高校強化政產學研用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
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支撐引領著新質生產力發展,是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的關鍵因素。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霖表示,要緊扣發展實際,圍繞鋼鐵、焦化、有色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合汽生材”等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綠色氫能等未來產業前瞻布局,不斷建設完善各類創新平臺、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招引培育科技人才,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讓科技創新成為轉型發展的強勁引擎,為打造具有運城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持久動力。
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黨組成員、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鐘龍剛表示,要聚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始終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不斷推動文物事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一是深度參與中華文明探源、考古中國、夏商文明考古研究等重大項目,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運城重要指示精神貫徹好落實好,為中華文明歷史研究作出運城貢獻。二是加快建設文物安全監管平臺,不斷筑牢文物安全屏障,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用心講好運城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三是堅持文商旅深度融合,突出抓好博物館體系建設、文創產業發展、重點文保單位對外開放,舉辦好第五屆“西陰論壇”和中國考古學大會暨西陰考古100周年重大活動,著力提升“國寶第一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記者 王文軍 孫 雄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