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千年古村涌新潮

——稷山縣陽城村依托三張“金名片”走好振興路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8-13

近日,筆者走進稷山縣清河鎮(zhèn)陽城村,這座承載著千年文脈與紅色基因的古村落,正依托獨特的國保文物、國家級非遺、紅色資源三張“金名片”,探索出一條文商旅深度融合的振興新路,古老村莊煥發(fā)出時代新韻。

千年遺存:文化根脈生生不息

在陽城村村東,北魏時期的高涼城遺址靜默矗立。一位守護遺址數(shù)十載的老者告訴筆者,一代代村民的自覺守護,讓其得以留存。

遺址北側,一座建于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的北陽城磚塔卓然而立。這座由村民解武為母奉佛而建的宋塔,歷經近千年滄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市保存完好、具有代表性的古磚塔之一。

更令人矚目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蹺走獸。這項距今有300多年歷史的獨特民間藝術,由獸頭、獸身和表演人員組成,表演時由兩人腳踩高蹺同演騎獸狀,在鼓樂聲中列陣行進,氣勢磅礴。

“村子雖不大,但坐擁傳統(tǒng)村落、宋代磚塔、高蹺走獸等‘國字號’資源,保護好、用活它們,就是給村里發(fā)展攢底氣。”陽城村相關負責人說。

紅色印記:精神燈塔燭照前行

陽城村的另一張閃亮名片,深植于烽火歲月。1937年9月18日,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總部及所屬部隊途經稷山,夜宿此處。其間,朱德總司令對當?shù)乜谷站韧龉ぷ髯鞒鲋匾甘荆蛔髾鄬④妱t寫下了情深義重的家書,字里行間飽含對親人的思念與革命必勝的信念。

為賡續(xù)紅色血脈,2018年,陽城村村“兩委”將當時的指揮部舊址進行系統(tǒng)性保護修繕與展陳提升,如今已成為稷山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村里火神廟的東墻上,累累彈痕銘刻著另一段壯烈史詩——1938年9月18日,陽城溝伏擊戰(zhàn)中,斃傷日軍30余名,繳獲大批軍用物資,極大鼓舞了軍民斗志。

圍繞紅色記憶,陽城村精心打造了彈痕文化廣場、詩詞文化廣場、家書文化廣場,讓紅色歷史可觸可感、直抵人心。筆者到訪時,多個團隊正在此開展主題教育。家書文化廣場上,年輕干部深情誦讀《左權家書》,感人至深;詩詞文化廣場上,老干部激昂朗誦革命詩篇,催人奮進。“基地修繕提升后,已累計接待來訪人員逾5萬人次,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的重要陣地。”基地管理員介紹。

融合賦能:古村振興氣象更新

近年來,陽城村搶抓發(fā)展機遇,深挖特色文化資源,發(fā)展“黨建+”品牌,創(chuàng)新打造“耕農田、讀家書、踩高蹺、繪走獸、強國防”的文旅模式。2022年6月,陽城村成立稷山縣高梁城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2024年,該公司入選山西省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案例。

今年以來,陽城村完善紅色教育基地配套設施,與旅游公司合作,實現(xiàn)旅游團隊點對點接待參觀。

國家級非遺高蹺走獸頻頻亮相省內外重大活動,赴西安、北京等地展演。村里還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培養(yǎng)年輕梯隊。據介紹,村里有不少小學生都能掌握基礎的高蹺技藝。同時,鼓勵年輕傳承人參與商演、文創(chuàng)開發(fā)。

如今,陽城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鄉(xiāng)村旅游打卡地,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產業(yè)鏈條不斷延伸,游客絡繹不絕。“我家開了個小吃店,游客很喜歡。生意忙時,還得請親戚幫忙!”村民薛大姐笑意盈盈,言語間透著滿足。

村容村貌顯著改善,特色產業(yè)蓬勃發(fā)展,村民收入穩(wěn)步提升。行走在今天的陽城村,千年古跡與紅色印記相映生輝,非遺技藝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一幅以文化為魂、旅游為體、商業(yè)為翼的文商旅深度融合、助力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壯美畫卷,正在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熱土上徐徐展開。

(本報特約通訊員 翟建平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