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23

凈手沃盥
近日,鹽湖區安邑街道外灘首府社區聯合轄區愛心企業外灘禮宴,舉辦了首屆傳統成童禮活動,倡導生日宴簡辦,其反對鋪張浪費的理念為社區兒童成長和移風易俗新風尚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禮敬父母
活動當日,外灘禮宴主題宴會酒店布置得古韻盎然,高懸的大紅燈籠與精心裝點的古風裝飾交相輝映,營造出莊重而溫馨的氛圍。轄區50名10歲~12歲、生日在7月15日左右的孩子身著傳統漢服,盛裝入場,拉開了活動的序幕。

書寫“孝”字
此次成童禮嚴格遵循傳統禮儀流程。孩子們首先進行凈手沃盥,開啟這場成長儀式;接著,點朱砂環節寓意開啟智慧,點亮孩子們未來的求知之路。整衣冠、拜孔環節后,父母就位,孩子們以莊重的禮儀向父母行禮,表達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感激。讀《誡子書》、寫“孝”字等環節,更是讓孩子們深刻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于品德修養、孝道傳承的深刻內涵。
在活動現場,該社區還融入了反對鋪張浪費的宣傳引導。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團介紹,相較于以往一些家庭為孩子過12歲生日時大操大辦、大肆宴請的現象,此次活動以舉辦中華禮儀盛宴的方式,讓孩子們免費參與,在傳統禮儀中收獲成長,同時倡導文明、簡約的慶祝觀念。

分享蛋糕
家長們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一名家長感慨地說:“以前給孩子過12歲生日,為了面子,總是大擺宴席,花費不少精力和金錢。其實孩子真正在意的是快樂和陪伴,這次集體生日宴讓我意識到,簡單的慶祝方式也能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還能避免浪費。”“看著孩子在活動中變得更加懂禮貌、知感恩,我特別欣慰。而且這種集體式的慶祝方式,讓孩子有了不一樣的成長體驗,比單純的物質慶祝要好太多。”另一位家長薛女士也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也讓我們家長有機會交流育兒經驗,真是一舉兩得。”

讀《誡子書》
孩子們更是興奮不已,張梓涵開心地說:“這是我過得最特別的生日,和這么多小伙伴一起過生日,比在家里請客吃飯有意思多了!”孫海洋也笑著說:“我認識了好多新朋友,還玩了好玩的游戲,這個生日我會永遠記住的。”
此次成童禮的成功舉辦意義深刻。一方面,通過集體慶祝的方式,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歡樂、溫馨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學會分享、收獲友誼,培養良好的品德和社交能力。另一方面,這也是社區積極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舉措。隨著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有些人給孩子過12歲生日時選擇大操大辦,容易滋生攀比之風。社區通過舉辦集體生日宴,倡導文明、簡約的慶祝方式,以實際行動弘揚文明新風尚。
王團表示,社區將持續探索創新,開展更多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引導居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摒棄鋪張浪費的陋習,讓傳統與現代文明在社區中交融共生。
記者手記
讓傳統在簡約中煥新
成童禮是古代學子成長中的一項重要儀式。此次活動選取凈手、點朱砂、拜孔等環節,既保留了“明禮、感恩、立志”的精神內核,又以簡約的形式降低了參與門檻,讓孩子們在體驗中理解“禮”的意義。
活動反對鋪張浪費的導向,與傳統禮儀中“克己、惜物”的理念相呼應。當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價值觀同頻,簡約便不再是單調,而是一種有底蘊的生活態度。
外灘首府社區舉辦此次活動,一方面通過傳統成童禮,讓孩子們沉浸式體驗千年禮韻,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另一方面,以實際行動反對鋪張浪費,引導社區居民轉變觀念,樹立文明、健康、簡約的生活方式。
無論是成童禮的儀式感,還是簡約生活的實踐,核心都是讓文化基因在當代生活中自然生長——這正是“傳統煥新”的深層意義。
記者 趙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