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7-14
記者 王露 文圖
運城作為全國最受歡迎的20個小眾旅游目的地之一,兼具自然奇觀和人文深度,具有獨特的魅力。身為運城人,在這個暑假,我們理應為家鄉的文旅宣傳貢獻一份力量。
今天,善于使用AI工具的達人小P,來教你怎么借助AI工具,制作一部獨特的運城城市文旅宣傳短片,用全新的方式展現家鄉風采。
制作一部出色的視頻作品,僅靠方法遠遠不夠,細心打磨和在細節上多下功夫才是關鍵。小P表示,這種方式操作簡單、容易上手,大家一定要動手嘗試。
先來看一下制作的整體思路與所用到的工具:生成運城城市解說詞,工具為豆包;生成宣傳片視頻分鏡腳本,工具為豆包;生成腳本對應的畫面及視頻、封面,工具為豆包;剪輯視頻,工具為剪映。
下面就一步步來制作這部運城的城市短片。
首先是生成運城城市解說詞。打開豆包,網址是https://www.doubao.com/chat/。點擊“新對話”,勾選“深度思考(自動)”。然后輸入指令:“我是一名旅游文化短視頻博主,我要用AI制作一段關于運城文旅的短視頻,希望在此視頻中突出運城的獨特韻味,展現其作為小眾旅游目的地的魅力,從歷史、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特色美食4個方面來介紹運城。請認真思考,輸出關于‘運城’這座城市的解說詞。要用男聲解說,要求親切自然,能吸引大眾對這座城市的向往。解說詞字數在150字以內。”
小P說,之所以這樣設定指令,是因為從歷史、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特色美食這4個方面入手,能全面展現運城的魅力。而親切自然的男聲解說,則更能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激發他們對運城的向往。
在豆包生成解說詞后,就可以進入下一步——生成宣傳片視頻分鏡腳本。繼續在豆包工具里輸入指令:“請根據剛剛生成的運城城市解說詞,生成視頻分鏡腳本,深度思考內容,規劃分鏡畫面,提供文生圖畫面提示詞、視頻內容、運鏡、景別、時間線(每個畫面5秒),并將上述生成的解說詞根據畫面拆解作為解說詞。”
這樣的指令能讓豆包更有針對性地生成符合要求的分鏡腳本,為后續的視頻制作打下堅實基礎。生成分鏡腳本后,要仔細檢查,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繼續給豆包發指令進行調整,確保分鏡腳本能夠完美呈現運城特色。
接下來,生成腳本對應的畫面及視頻、封面。在豆包工具里輸入指令:“請根據分鏡腳本生成對應的畫面,要求畫面自然、符合自然規律,光線真實,寫實風格,電影級質感,電影級特效,比例16:9。”
如果對生成的畫面不滿意,可以繼續給豆包發指令進行調整,比如“請調整第三張畫面,改為暖色調”。之后,將這些畫面生成視頻。點擊圖片放大,點擊“生成視頻”,在指令框輸入“景別+運鏡+視頻內容”,等待生成視頻后保存即可。
生成視頻封面時,繼續在豆包工具里輸入指令:“請根據內容,以鸛雀樓為背景,為運城文旅短片生成一個視頻封面,白色書法字體顯示:運城歡迎你。字體大一點。”選擇鸛雀樓作為背景,是因為它是運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能很好地體現運城的特色。豆包具有結合上下文聯想的功能,會根據上一次的生成保持合適的比例,所以這里無須額外輸入比例。得到封面結果后,點擊放大,再點擊“下載原圖”即可保存圖片。
最后進行視頻剪輯。打開剪映,點擊“導入”,將生成的視頻導入素材庫,并拖至軌道。點擊“文本”選擇“添加口播稿”,輸入視頻腳本中的“旁白”,注意要按腳本分段,逐個添加畫面。然后點擊“配音”選擇一個合適的播音旁白聲音,點擊“添加至軌道”。這一步需要耐心,若一次性添加過多可能會出現混亂,所以最好是分開添加。
若遇到口播稿太長,單個畫面時長不夠的情況,比如第二個畫面沒有旁白,可以讓第一和第二個畫面共同使用第一個旁白。選中視頻畫面,在右側編輯區點擊“變速”,將倍數調整到小于1(例如0.77),使畫面變慢,同時要檢查是否卡頓,也可以通過將視頻倍數調整到0.90等方式,讓視頻畫面與口播稿對齊。
之后,調整口播文字稿,選中文本,在右側編輯區設置字體字號等。點擊“音頻”,在搜索區輸入“運城風情”,選擇一首符合運城特色的古風音頻拖至“軌道”,選中音頻將音量調為負值,避免背景音高于口播旁白。若音頻比視頻長,可將光標定位在視頻尾部,點擊工具條上的“向右裁剪”,刪除多余部分。
添加封面時,點擊“封面”選擇本地,上傳之前生成的視頻封面,點擊“去設置”,再點擊“完成設置”。一切就緒后,點擊“導出”。之后,會提示是否發布至抖音,根據需求選擇即可。
通過以上步驟,一部獨特的運城文旅宣傳短片就制作完成了。小P認為,新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關鍵在于掌握并會使用它們的技能。大家都可以動手嘗試,為家鄉的文旅宣傳貢獻自己的力量。
記者感言
親歷用AI制作運城文旅短片的全過程,記者深切感受到技術為文旅宣傳帶來的革新。從豆包生成的解說詞精準勾勒城市靈魂,到分鏡腳本讓畫面有了骨架,再到剪映將素材熔鑄成篇,每一步都藏著對運城的熱愛。
小眾目的地的魅力,正需要這樣鮮活的表達。歷史的厚重、山河的靈秀、民俗的滾燙、美食的煙火,借助AI工具變得可觸可感。期待更多人拿起“工具”,用新視角挖掘家鄉故事。畢竟,最美的宣傳,永遠帶著真情實感的溫度。 記者 王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