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時間:2025-07-11
天氣越來越熱,細菌也開始“活躍”起來。夏季是細菌性腹瀉的高發期。人們要正確認識細菌性腹瀉的那些事,讓大家在夏季遠離“病從口入”的煩惱。
細菌性腹瀉是由細菌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常見腸道傳染病,同時還可能伴有腹痛、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病例一般散發出現,但也經常出現暴發事件。
常見的病原菌包括致瀉性大腸埃希菌、沙門菌、彎曲菌、副溶血弧菌、志賀菌、霍亂弧菌等。
細菌性腹瀉傳播途徑 細菌性腹瀉主要通過食用污染的食品、水而傳播,有時因人與動物的密切接觸傳播。蒼蠅、蟑螂等昆蟲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細菌性腹瀉的癥狀 感染細菌性腹瀉后,癥狀輕重不一。最常見的表現是發熱,體溫可能升高到38度甚至更高。同時,患者會出現腹痛,那種疼痛通常較為劇烈,讓人坐立不安。腹瀉也是主要癥狀之一,大便次數增多,而且大便性狀改變,會出現黏液膿血便,還伴有里急后重感。對于兒童和身體較為虛弱的人來說,病情可能發展得更為迅速和嚴重。
如何預防細菌性腹瀉 預防細菌性腹瀉,關鍵在于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
注意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尤其是在飯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仔細清洗雙手,確保手心、手背、手指縫、指甲縫等部位都能洗到,這樣可以有效去除手上可能沾染的病菌。
注意飲食衛生,盡量不吃生冷食物,像未洗凈的瓜果、涼拌菜等。食物要煮熟煮透,特別是肉類、蛋類和海鮮,高溫加熱能殺死病菌。不要喝生水,要飲用經過煮沸的水。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餐館就餐,避免在路邊衛生狀況不佳的攤點進食。
保持環境衛生,定期打掃室內室外衛生,清除垃圾和雜物,減少病菌滋生的場所。對于家里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要定期進行清洗消毒,可以用開水煮沸或者使用合適的消毒劑擦拭。
如果出現了發熱、腹痛、腹瀉等疑似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于控制病情、避免并發癥。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重視起來,做好預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細菌性腹瀉的發生風險。
趙 麗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