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韓城新聞時間:2025-07-07
“以前我們跑單累了只能坐在車上休息,現在我們不僅有可以夏避暑、冬取暖的休息場所,還能隨時喝上熱水,手機也有了應急充電的地方。”一位外賣騎手滿臉笑意地說道。今年,在我市新城街道梅苑社區,暖“新”驛站正式啟用,成了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新就業群體的“歇腳點”和“加油站”,也是街道凝“新”聚力的生動體現。
精準調研 打造暖心驛站
新城街道地處我市城區中心位置,轄區面積廣闊、人口眾多,約占全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近年來,隨著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城區中心地段新就業群體日益集中。以往,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們常常坐在摩托車上焦急等單,蹲在馬路旁邊吃飯,休息難、就餐難等問題十分突出。
為了切實解決這些現實難題,新城街道以“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為出發點,組織網格員在轄區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蹲點調研。經過深入細致的調研,最終選定新城中心位置的梅苑社區作為試點,精心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暖“新”驛站。
精細服務 解決痛點難題
聚焦新就業群體服務保障不完善、溝通交流不順暢等痛點,新城街道廣泛匯聚各方優質資源,精細開展各類貼心服務。在城區中心位置的禹甸園西北角,安裝了換電柜,新就業群體僅需30秒即可換好電池,而且靈活的付費模式和規模效應,有效降低了他們的資金壓力。
同時,新城街道積極聯合轄區內的毛家香、岐山手搟面、王飛面館、沙家牛肉泡等商鋪,推出10元愛“新”套餐,讓新就業群體能夠吃上實惠可口的飯菜。此外,還組織轄區“德元升中醫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愛心醫療機構,每月為新就業群體提供量血壓等免費體檢服務,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
多措并舉 優化社區環境
針對小區門難進、車難停、樓難找等問題,新城街道積極行動,精準發力。指導轄區金都綠城、民楊國際、家苑、溫馨等住宅小區物業公司簡化進小區登記流程,在小區入口處繪制張貼路線明確、信息齊全的“騎手友好路線標識牌”,完善制作夜間發光樓棟單元門牌號,并在小區內設置飲水處和“小哥泊位”。
這些舉措有效緩解了新就業群體“停車難”“找樓難”的問題,讓他們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社區的關懷與便利。
化身“探頭” 參與城市治理
新城街道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覆蓋面廣、片區熟悉度高、服務網絡密集的特點,利用他們走街串巷的職業特性,賦予其“安全隱患排查員”“民情信息收集員”等角色。引導新就業群體化身城市治理的“移動探頭”,以網格小事“隨手幫”、安全隱患“隨手拍”等形式,參與社區治安巡查、安全隱患排查、政策宣傳、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及時反饋道路破損、消防隱患、環境衛生等問題。
同時,將新就業群體納入基層應急隊伍,在極端天氣、公共衛生事件中承擔物資配送、秩序維護等輔助任務。鼓勵他們參與“順手”公益,如為獨居老人代購藥品、應急配送鑰匙、證件等,幫助解決群眾困難,成為社區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下一步,新城街道將持續創“新”服務模式、注重用“新”思路、開展暖“新”行動,不斷破解基層治理難題,全力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走深走實,讓新就業群體感受到更多的溫暖與關懷,共同繪就宜居宜業的美好新畫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