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6-17
記者 付 炎 通訊員 呂 靜
這幾天,河津市僧樓鎮人民村“金蟬”幼苗播種工作接近尾聲。5月下旬以來,該村購置數萬盒幼苗,搶抓有利時節,組織大量工人在林下經濟種植基地播撒幼苗,期待來年在林下“破土掘金”,實現“綠富雙贏”。
“前些天忙的時候,數萬盒幼苗堆放在地頭,工人們在林間穿梭忙碌,手持工具,全神貫注地將一顆顆芝麻粒大小的金蟬種苗小心翼翼地播撒進土壤中,仿佛在種下未來的希望,幼苗一播撒到林下就快速鉆進土里。”人民村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了提高成活率,該村特意從外地請來專業的技術人員到林間現場指導,確保種植質量。
“種金蟬幼苗每年5月到8月是最佳時機,因為氣溫要達到20攝氏度以上,地下面溫度要達到18攝氏度以上,種下的金蟬成活率會很高。”技術指導員周智敏告訴記者。
金蟬的生長周期一般為2年到3年。在這期間,它們會寄生在樹木的根系上,以吸收根系的營養為生。為了給金蟬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從林地的選擇、樹木的養護,到種苗的播種、日常的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科學方法進行。經過精心管護才能使這個現在看似芝麻粒大小幼苗,長大后成為村民的“致富寶貝”,而且產量會逐年增加,前景比較樂觀。
“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咱這個成活率高,產量也高,明年收獲期客商到地頭就直接拉走了,一只金蟬一元錢左右。”周智敏說,金蟬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富含蛋白質,市場需求一直很旺盛,價格也比較穩定。
人民村是一個純農業村。為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去年7月,該村村“兩委”經過考察研究,決定利用村里林地多的優勢,對閑置土地進行資源整合,種植30畝竹柳,并在林下播種金蟬幼苗進行試種,探索“樹木成材、樹下生金”的生態循環農業新路。
一年時間即將過去,去年試種的金蟬幼苗茁壯成長,這讓全村群眾信心倍增。今年種植關鍵期,村里又投資購置了3萬余盒9000多萬只金蟬種苗進行播種。該村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其中,讓這片充滿希望的林地,成為人民村走向富裕的“綠色銀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