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文明實踐里 端午“活”起來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6-03

“我是帶著孩子來運城游玩的,正好趕上了這個端午活動,看了節目,領了個香包,感覺挺不錯的。”5月31日,在萬榮縣李家大院景區門口,來自晉城的游客王潔寧笑著說。

當天,由運城市委宣傳部、運城市文明辦、運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辦,萬榮縣委宣傳部承辦的“我在文明實踐中心過端午”活動,在該景區門前廣場溫馨上演。包粽子、縫香包、劃旱地龍舟……這些活態傳承的端午習俗,讓人們沉浸式地感受到傳統節慶的別樣魅力。

鼓點如雷,震天動地,氣勢磅礴的閆景鑼鼓敲開了人們共度端午的序幕。

鑼鼓,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熱情奔放的萬榮縣高村鎮閆景人把它玩出了新花樣。鼓槌起落間,《普天同慶》奏響盛世歡歌、《威震華夏》擂出民族氣魄、《楊門女將》再現戍邊傳奇……穿越千年的回響,為節慶注入磅礴生機。

伴隨著幾名萬榮學子的深情講述,《非遺里的中國》猶如一幅流動的畫卷,讓人們仿佛看到了承載著千年智慧的非遺、鐫刻著文化記憶的端午。參演者解雯博說,粽子、香包、艾葉……每一樣都蘊藏著國人有關端午的智慧,這些源遠流長的習俗正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載體。

文明新風在這里激蕩回響。萬榮縣皇甫鄉烏蘇村“媽媽團”的快板清脆利落,用鄉音鄉語傳遞移風易俗:“紅事新辦省心體面,白事簡辦情意不減,小事不辦清朗和諧。”快板叮當,喚醒人心深處的認同。

孝親敬老在這里潤物無聲。萬榮縣皇甫鄉小淮村流傳的“董永傳說”,被萬榮縣委老干局編排成特別節目《孝行天下》。情景+歌舞的藝術形式,令人眼前一亮,寓教于樂中弘揚德孝精神。

果園里的勤勞堅韌、灶臺邊的溫柔愛意……此時都被另一種力量所替代,那就是萬榮縣高村鎮烏停村“媽媽團”帶來的舞蹈《手心有你》。這一雙雙溫暖的手,曾托起家庭的希望,如今更托起鄉村振興的夢想。

還有萬榮縣高村鎮王亞村的“媽媽團”。她們暫別柴米油鹽,華服加身,用經典舞蹈《戀采依》向歲月致意。古建門檐下,個體生命的光彩成了端午新圖景。

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孔向東的戲腔于《大登殿》唱段中裂帛而起,河東味的相聲《游運城》又將市井笑聲鋪滿全場,傳統與現代在文化時空的深處熱烈碰撞,現場的喝彩聲、掌聲匯成歡樂的洪流。

精彩的演藝之外,端午的真諦在指尖流淌——粽葉裹起紅棗糯米,麻繩束緊的是情深意長;彩線穿梭、艾草飄香,一針一線織入對安康的祈愿;“龍舟”雖無水面,競渡的豪情卻絲毫不減,激情在人們的吶喊聲中噴薄而出;扁擔挑起的不是水,那是童年質樸的樂趣……

此外,主辦方還設置了中醫義診、禁毒宣傳等環節,進一步豐富傳統節日的時代內涵。

當鼓點漸歇、粽香飄遠,這場端午盛會沉淀下的,遠不止片刻歡愉。

震天鼓聲中迸發的,是農耕文明不絕的回響;“媽媽團”舞步里躍動的,是新鄉村堅韌的生命力;旱地龍舟“劃”過的,是傳統血脈在當代的奔涌;小小香囊中緊裹的,是對天地萬物的溫情祝福……傳統節慶之偉大,正在于它如一條奔涌的長河——每一次鑼鼓的敲擊、舞者的旋轉、粽葉的合攏,都是對這條古老河流源頭的深情回溯,更是以當下之名,奮力投向未來的精神追求。

好“運”有我,文明潤“城”。無論是舞臺上的“百花齊放”,還是民俗里的煙火歡笑,都在莊嚴地宣告:傳統節日已煥發出奪目的萬千氣象,人們在堅守、傳承、創新的過程中,汲取了源源不斷的心靈滋養與精神力量。

記者 景斌

■本版攝影 記者 張國平 景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