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藏珍蘊史 新章煥彩

——回訪運城博物館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5-22

2023年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運城博物館時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

“五一”假期,運城博物館人流如潮。  記者 杜磊 攝

兩年來,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方向,我市扛牢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推動文物事業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這個“五一”假期,運城博物館三樓臨展展廳內,來自陜西延安的游客姜家興站在金代磚雕壁畫旁端詳,在光影變幻中“穿越”時空,感受文物的魅力。

“在運城博物館,我感受到河東歷史文化的厚重。在現代技術的助力下,‘動起來’的壁畫栩栩如生,帶給我們沉浸式的體驗,讓大家對運城之旅充滿期待。”姜家興告訴記者。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游客在運城博物館參觀。   記者 茹雅 攝

2024年,運城博物館、永樂宮壁畫藝術博物館和關公文化博物館憑借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卓越的展陳實力,一同晉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三館通過考古發掘品移交、文物調撥等多元途徑,持續充實館藏。目前,運城博物館總分館藏品共計138914件,其中珍貴文物2033件。

今年年初,運城博物館完成了147臺恒溫低反玻璃展柜更新。此外,還通過燈光調試、展臺訂制,改善了展品存放微環境,拉近文物與觀眾的距離。

全息影像、裸眼3D……這些科技元素,相繼在運城博物館亮相。近年來,運城博物館不斷創新敘事、科技賦能,激活展覽新活力,賦予文物新的表達方式,讓古老的文物“活”起來、“潮”起來,讓文物承載的歷史與智慧跨越時空。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游客在運城博物館參觀。 記者 茹雅 攝

輕點手機,“文心繪境——運城博物館藏明清書畫作品展”便以高清數字影像,將山水花鳥鋪展于屏幕;滑動鼠標,“織錦春暉——晉南近代童衣裝飾紋樣展”借助VR設備,讓童衣上的牡丹、蝴蝶紋樣一一浮現在觀眾眼前……線上打造的數字博物館讓市民與游客足不出戶即可穿越遠古、對話未來。

手持“通關文牒”,和“王之渙”互動對詩;體驗傳統非遺,與唐三彩女俑合影留念。“五一”假期,運城博物館推出“晉商風云·時空尋寶”系列活動,以別出心裁的互動形式,豐富了公眾與文物的對話方式。

現今,購買文創、集章打卡,成為熱門的旅游消費模式。

“這是我剛買的關公主題書簽,特別精致,很有創意,符合當下的審美。”來自北京的游客張秋月向朋友展示著購買的文創產品。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游客在運城博物館參觀。    記者 茹雅 攝

來自陜西西安的游客李雪在網絡上刷到運城博物館,得知這里集章種類繁多,文創產品豐富,便約上好友來此“打卡”。

“‘五一’假期開始后,我們每日的客流量在7000人次到8000人次,各種上新的文創產品受到大家的歡迎,尤其是冰箱貼、鑰匙扣還有帆布包,銷量十分不錯。”運城博物館文創區負責人介紹,今年多數文創產品設計來自運城本地IP,關公、鹽湖、博物館等知名IP的文創產品最為熱銷,其中,各種盲盒類產品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此外,運城博物館還通過組織博物館研學、遺址尋訪等百余場活動,讓博物館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開設非遺集市,現場教學制作,讓游客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館企合作,將富有巧思的700種文創產品,變成“把運城帶回家”的城市新特產。

“為滿足‘五一’假期旅游市場的需要,我們還推出了以永樂宮壁畫《朝元圖》為主題的文創產品、七彩鹽湖掛件、關公玩偶等,通過這些文創產品,加深了游客對河東的印象。”運城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五一”期間,在運城博物館非遺體驗互動專區,專業老師現場教學,讓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剪紙、掐絲琺瑯、木版年畫的獨特魅力,刷新旅游體驗,進一步豐富文化內涵。

“假期開始后,能感受到外地游客的熱情,每天都有三四十位體驗者,以外地小朋友居多。大家對傳統手工技藝特別感興趣,在互動體驗過程中,更多人知道了運城剪紙這一非遺技藝,加深了對‘國寶第一市’的認識。”運城博物館剪紙老師呂晶說。

“五一”假期,許多游客被運城博物館展區三樓藝術長廊內的“壟上百味——運城市美食文化圖片展”吸引,面對河東美食,本地游客如數家珍,外地游客則津津樂道,通過美食加深了對運城文化的了解。展出內容既有傳承千年的非遺技藝,也有因地制宜的創新佳肴,既有街頭巷尾的煙火小吃,也有宴席上的經典名饌,是一次對運城飲食文化的全景式解碼。

據統計,自2024年5月至今,運城博物館共接待游客108.9萬人次,開展講解接待2500余場。匠心獨運的展覽、生動有趣的講解、巧思設計的文創,將運城深厚的歷史底蘊編織成動人心弦的故事,讓觀眾在這里體悟歷史、讀懂運城。

如今,以運城博物館為核心、河東池鹽博物館等專題館為特色、縣級博物館為補充的文博體系已成形。全市25座主題多元的博物館,通過豐富的展陳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搭建起增強文化自信的立體課堂。

記者 杜磊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