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5-16

胡曼(中)與女兒、外孫女在一起
文登躍
今年元宵節,大院里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一大早,村民們就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文藝節目表演。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一群身著紅衣、手持精致花傘的舞蹈演員閃亮登場。隨著花傘的舞動,舞蹈隊呈現各種圖案:一會是一字長形,一會是幾個小圓形,一會又是幾何橢圓形。那輕盈的腳步,踩著節奏悅耳的音樂,加上曼妙的舞姿,給村民留下美好的記憶。這便是省級非遺“永濟亮寶”傳承人胡曼為關家莊村文藝隊專門排演的“蒲州傘秧歌”。
一提到胡曼老師,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世紀60年代,在村里參加公社組織的大型文藝表演活動的她。在嘹亮的軍樂聲中,她揮舞著一米多的纏著紅綢子的燈管,指揮著隊伍行進在永濟卿頭南北大街上。最令人難忘的是70年代初,同為民辦教師的我們在學校排練節目,我要為宣傳隊刻寫印刷歌譜歌詞,當我把充滿墨香的歌頁遞給她時,總會得到滔滔不絕的夸贊。
1935年農歷三月出生的胡曼,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茁壯成長起來。抗日戰爭爆發后,她隨父流亡陜西漢中,就讀于西北兒童教養院;1945年轉回本村完小讀書,直至1949年,考入條山中學(現永濟中學),1953年又轉入康杰中學。在校期間,她勤奮努力,刻苦學習,尤為喜好文體,深得師生喜愛。
中學畢業后的胡曼,代教運師附小,次年轉為國家正式干部。因工作需要和自身特長,她被調任為運城廣播站播音員,后又任村民辦教師,繼續發揮文藝特長。1979年,她復職于永濟市文化館。在文化館的10年工作生活,她為永濟花傘文化的探尋與制作付出了艱辛的心血汗水,獲獎不勝枚舉。
說到花傘,不得不提起胡曼老師與它的深厚情緣。永濟花傘發源于蒲州,是黃河流域勞動人民與農耕文化的一種祈福形式,也叫“亮寶”。但逢廟會,人們都亮出家里最好的“寶物”,跳起秧歌,慶賀豐收,同時也企盼一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國泰民安。
花傘舞作為中國民間的一種舞蹈形式,最早起源于唐宋時期,鼎盛于清朝,繁榮于當今。而永濟“蒲州傘秧歌”就是在這一基礎上結合芭蕾舞的特點進行改編的。這不僅是中國民間一種經典的舞蹈形式,更是一種文化傳承,一種代表蒲坂大地的舞蹈風格。
2011年,“花傘”被列入第三批“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時已年過八旬的胡曼老師,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濟亮寶”的傳承人。其間,在蒲州各村落的溝溝洼洼、犄角旮旯里,她不知淌出多少汗水;在千萬人群里,她也不知留下多少腳印,堅持探訪尋找“亮寶”制作的那些民間藝人。還有多少個日日夜夜,她伏案燈下,默默推敲、編寫歌舞曲調,整理創新,終于使傳統“亮寶”變成了“花傘舞”。
“花傘舞”節目編演不僅活躍在河東大地,而且走出國門,走向世界。1987年、1988年曾兩次赴日本參加世界藝術節,還在荷蘭、丹麥、比利時表演“蒲州傘秧歌”;以禮品式的“小曼花傘”訪問韓國演出,以“蝶式曼花傘”代表山西省歌劇為中法友好赴法演出;1998年亮相央視春晚的《歡天喜地》花傘舞,是她從舞蹈、音樂、服裝、道具全方位設計和親手制作,親臨現場排練20多天的成果;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的花傘表演……每一次亮相舞臺,她都激動得無以復加,只有那幸福的眼淚在眼眶里不停打轉。
這些背后,無不滲透她辛勤付出的汗水,無不反映她一路打拼的業績。正如她的女兒黎娜所言:母親作為永濟市文化館的一員,從20世紀70年代末下鄉采訪挖掘,將這種民間古老的慶祝豐收活動的“道具”搬上了現代舞臺,從傳統“亮寶”到后來的“曼花傘”,從選材制作工藝改良革新到編舞編曲,從20世紀80年代初隨民間藝術團走出國門,到登上央視春晚、奧運會舞臺……在傳承與傳承的道路上耕耘幾十年,在淋漓盡致展現晉南特色非遺文化的同時,也是母親與她弟弟辛勞付出大半生的一個印記。
耄耋之年,勤耕不輟。退而不休的她,幾十年來,仍默默無聞堅持探究永濟花傘文化,依然一如既往地活躍在文藝天地,這似乎成了她生命中的生活常態,已根深蒂固在她的骨子里,也為她帶來莫大心靈慰藉與樂趣。
2000年,她榮獲永濟貢獻突出的“十大女杰”之一,且年年獲得各級榮譽表彰獎勵。80多歲高齡時仍始終堅守對黨和人民的赤誠之心,在85歲那一年,終于圓夢她人生的最大夙愿,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共黨員。
如今,當我看到這位年過九旬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心中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她的30多萬字自傳體《我這一輩子》一書,即將問世,記載著閃亮詩意的“曼花傘”與她相依為伴,刻錄著她平凡生活的歲月痕跡,也講述著她精彩動人的傳奇故事。透過這筆閃耀的精神財富,我似乎看到她猶如千百萬普通人海中一位高聳的巨人,從而悟出生命的真正意義與人生價值的深刻含義。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