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4-09
□記者 景斌
清明前夕,第三屆夏縣介子推忠孝文化周在介子推文化園拉開序幕。
開幕式上,夏縣裴介一眾學子表演的舞蹈《中華孝道》、朗誦情景劇《忠孝長歌——裴介故里頌》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裴介,這片承載著五千年文明的土地,因介子推“割股奉君、功不言祿”的忠孝大義而聞名遐邇。
歷經多屆文化節的沉淀,忠孝精神已深深融入當地人的血脈。這從一眾學子的深情演繹中可以窺見。
孝道不在遠方,在孩子們這一躬一拜之間;傳承不在口號,在每一天的言傳身教之中。相信,在忠孝精神的潤澤下,這些可愛的幼苗,將來都能成長為知孝明理、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材。
鏡頭一轉,來到芮城縣大王鎮。
進入3月以來,該鎮觀莊村、南辿村等先后開展德孝主題活動,表彰“好媳婦”“好婆婆”“熱心公益人”等,積極營造孝親敬老濃厚氛圍。
活動中,“好媳婦”“好婆婆”等德孝之星被請上舞臺。主辦方為他們佩戴紅花、頒發榮譽證書,介紹他們的典型事跡,旨在讓村民學有榜樣、行有示范。
據悉,2022年以來,在芮城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王鎮立足德孝文化根基,常態化開展孝親敬老主題活動,全力打造“厚道大王、樂善之鄉”這一金字品牌。
“關愛老年、聯系青年、影響少年、惠及全民”。3年多的德孝實踐探索,大王鎮用實績實效進一步推動孝親敬老在古魏大地蔚然成風,奏響了全民參與共建、樂享和美鄉村的時代樂章。
德孝之風,亦吹到了平陸縣杜馬鄉。
“百歲壽辰祥慶臻,楊家兒女美德承”。3月中旬,平陸縣杜馬鄉為轄區百歲老人史應群贈匾慶生。
史應群老人雖已至期頤之年,但精神矍鑠、身體硬朗。這離不開兒女的精心照料。平日里,其子楊邦娃對母親關懷備至,無論是飲食起居,還是精神陪伴,都細致入微。他會耐心聽母親講述過去的故事,陪母親散步聊天,讓母親時刻受到愛的滋養。
楊邦娃以實際行動詮釋愛老孝老美德,是當地傳承孝道的典范。一直以來,杜馬鄉都將德孝文化傳承視為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此次,杜馬鄉黨委、政府向史應群老人贈送壽匾,杜村黨支部、村委會授予楊邦娃、解香葉夫婦“賢孝楷?!狈Q號,意在引導轄區村民尊老、愛老,讓每位老人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德孝還藏在文藝匯演中。
也是3月中旬,萬榮縣文化館館長暢曉紅帶領80余名文化志愿者,走進該縣中企聯發養老服務中心開展慰問演出。志愿者們用暖心服務繪就敬老畫卷,“志愿紅”與“夕陽紅”在春風里擦出了溫暖的火花。
現場,志愿者們以豐富的文藝節目表達了對老人們的滿滿祝福。歌舞、情景朗誦、戲曲、嗩吶、書法、走秀等精彩節目先后上演,老人們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掌聲、笑聲、叫好聲,聲聲入耳、久久回蕩。
3月下旬,運城市2025年移風易俗文藝節目匯演在鹽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20個原創節目,生動展現了我市深化移風易俗、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更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眾多觀看者。
夏縣的古琴書《家家都有孝順娃》以獨特的表演形式,弘揚德孝文化、傳遞良好家風;平陸縣的音樂快板節目《四婆夸媳》,通過4位婆婆的講述,呈現出各自媳婦的孝順善良,展現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快板、小品、三句半、干板腔、戲曲……都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將家風傳承、德孝文化等主題有機融入,有助于影響帶動更多人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笔忻裢鮿P榮說。
……
誠然,德孝就在身邊,德孝舉手可為。孩子受到了良好教育、父母得到了很好照顧、寓教于樂中人人受益……喜看今朝,黨政引領、社會熏陶、百姓自覺,德孝之風潤澤河東。期待這風吹得更盛,家國和而萬事興。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